據海關統計,2011上半年,經深圳口岸出口蓄電池5.4億個,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2%;價值12億美元,增長24%;出口平均價格為每個2.2美元,上漲21.5%。
一、上半年經深圳口岸蓄電池出口主要特點
(一)6月出口量有所減少,出口平均價格漲幅收窄。今年以來,經深圳口岸蓄電池單月出口量增幅持續較低增長幅度,除2月份受春節假期影響外,其余月份出口量均在9千萬個以上。但6月份當月出口量增速減少7.7%,僅為9500萬個,環比減少1.2%。且出口平均價格回落至每個2.1美元,低于今年以來每個2.2美元的平均水平,同比上漲8.3%,環比下跌7.3%,連續兩個月環比保持負增長,年內漲幅首次回落至個位數。
(二)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占半壁江山,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方式逆勢減少。上半年,經深圳口岸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蓄電池2.8億個,增加11.3%,占同期經深圳口岸蓄電池出口總量(下同)的51.9%;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1.4億個,增加10.1%,占25.9%。此外,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方式出口1億個,逆勢減少18.7%。
(三)對香港、歐盟出口逆勢減少,對印度和東盟出口增幅較大。上半年,經深圳口岸對香港地區出口蓄電池3.7億個,逆勢減少4.3%,占68.5%;對歐盟出口4853萬個,減少2%;對印度和東盟分別出口3155萬個和2559萬個,增加75.2%和28.3%。
(四)以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為主,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出口明顯增加。上半年,外商投資企業經深圳口岸出口蓄電池2.9億個,減少11%,占53.7%;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分別出口1.4億個和9223萬個,分別快速增加21.1%和29%。
(五)最大出口品種的鎳氫電池出現減少,鋰離子電池出口保持快速增加。上半年,經深圳口岸出口鎳氫電池2.5億個,減少6.2%,占46.3%,仍為口岸蓄電池出口的最大品種;出口鋰離子電池2.2億個,增加23.5%;此外,出口鎳鎘蓄電池3699萬個,減少25.3%。
二、上半年經深圳口岸蓄電池出口量價齊升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國內經濟快速發展、科技創新水平日益提高為我國蓄電池行業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鋰離子電池、鉛酸蓄電池等行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下游汽車和電子類產品消費需求快速上升,有力拉動了蓄電池出口增加。與此同時企業加大了對新興市場開拓力度,也推動出口增長,上半年對經深圳口岸除對印度和東盟出口保持快速增加外,對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出口也保持較快增長,分別出口1055萬個和566.4萬個,分別增加36.8%和63.3%。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揚,勞動力成本也明顯上升,托高了蓄電池出口價格。
三、當前行業出口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相關建議一是環保法規不健全及資金投入不足,安全事件時有發生。我國蓄電池生產企業眾多,行業處于低水平的競爭狀態,加上目前國內環保法律法規不夠健全,環保資金投入不足,環保設備的投資,要占到一家正規鉛酸電池生產企業總投資的20%~30%,每年的環境治理設施運行費用也要上千萬元。而目前,很多鉛酸電池中小企業總資產只有200萬~300萬元,企業生產過程所產生的廢物采取環保措施不到位,很多小企業基本采取手工或半手工操作方式,沒有采取煙塵處理,熔煉過程中排放的鉛蒸氣、鉛塵等超過國家標準幾倍甚至幾十倍。環保投入要求需要占用大量資金,企業主動投入的積極性不高,在當前管理不完善的局面下,血鉛等安全事件時有發生,阻礙著電池生產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是產業處于低水平的競爭狀態,出口競爭能力不強。目前國內蓄電池行業的產品主要集中于鉛酸蓄電池和鎳氫電池,而鋰電池為代表的蓄電池在電子信息等領域應用越來越廣,行業出口競爭能力不強問題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技術缺失、品牌意識的缺乏也導致行業競爭力不足。
三是上游原材料對進口依賴度日益加深,行業發展處于被動地位。目前出口的蓄電池品種以鋰電池為主,磷酸鐵鋰由于具有高的能量密度、低廉價格、優異的安全性能,成為鋰電池行業的首選正極材料,國內每年的需求量為8000噸左右,產量僅為2500噸,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但全球主要廠商為美國的Valence A123和天津斯特蘭兩家公司,行業產能較為集中,造成了國內行業原材料進口頻頻受制于國外;作為國內另一大出口品種的鉛蓄電池,上半年,我國進口鉛礦砂及其精礦66.1萬噸,增加9.7%,而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2291美元,大幅上漲73.3%,進口價格增速明顯領先進口量,很容易讓中國企業隨著鉛價的上漲而失去鉛酸蓄電池的廉價優勢,行業發展空間受到抑制。
為此建議:一是完善法規提高監管力度,規范生產環節,提高準入門檻,引導行業自律,保護行業內規范發展的企業,提升行業節能減排能力;二是扶持有條件的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推動蓄電池產業技術升級,優化產業結構,增強行業出口競爭力;三是促進行業延長上下游產業鏈,增強原材料供給能力,促進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