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月13日從省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協調小組會議上獲悉,“十二五”期間工業領域19個重點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已由工信部下達,涉及江蘇9個行業。
“今年首次增加了鉛蓄電池,江蘇是承擔淘汰任務的主力,未來4年內將砍掉鉛蓄電池產量的1/10。”省經信委產業政策處負責人透露,我省現有鉛蓄電池產量1500萬千伏安時,4年內須淘汰150萬千伏安時,承擔全國1/5的淘汰任務。工信部下達給江蘇的其它8個行業的任務分別是:焦炭20萬噸、電石1萬噸、水泥1000萬噸、造紙29萬噸、酒精13萬噸、制革50萬標張、印染8.9億米、化纖1.5萬噸,其中印染淘汰任務占全國淘汰總量的16%左右。2011年,我省已淘汰了上述任務的部分落后產能。
我省是電動車制造大省,也是鉛蓄電池生產、處理大省,年產量和年處理量分別占全國的1/10和1/4。全省擁有鉛酸電池生產企業500多家,數量領先全國,經過大半年整治,我省54家國家重金屬規劃中的重點企業,已有25家被關停并轉、長期停產整改。但是,落后鉛蓄電池產能仍有不少。此次,我省與浙江各承擔150萬千伏安時淘汰任務,在12個承擔淘汰任務的省份中任務最重。省經信委產業政策處負責人介紹,將按照環境保護、安全設施、職業健康、污染治理、回收資質、衛生防護距離等6個指標,實行“一票否決”。前兩年每年淘汰50萬千伏安時,第3年淘汰30萬千伏安時,第4年淘汰20萬千伏安時,近期將把年度任務分解至各市。今后,新建規模低于50萬千伏安時且投資額低于8000萬元、擴建規模低于20萬千伏安時且投資額低于5000萬元的鉛蓄電池項目一律不準建設,專業生產片區外不得新擴建鉛蓄電池項目,嚴格控制新增產量。省環保廳將在太湖流域、淮河流域建設11個重金屬自動監測站,對地表水等進行檢測,從源頭防控鉛蓄電池等重金屬污染。
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對汽車配套和電動車制造等產業將帶來一定影響,可能引發新一輪鉛蓄電池漲價潮。不過,伴隨產業集中度提高和產品技術升級,部分龍頭企業和鋰電池企業的市場前景被更加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