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新能源的競爭從來就未停止過,日本在致力于成為能源出口大國,而國內也在“一二五”規劃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能源汽車作為發展重要方向,但從目前來說,日本雖然受到地震影響但發展氣勢很強,要想趕超日本,超威電池表示,靠創新才能抵御被牽制。
筆者認為,日本將能源出口作為目標,再次把新能源提上議程,這和中國在一二五規劃中將新能源發展作為重點有異曲同工之處。日本在新能源產業的大力發展,對我國諸如超威等出口量大的企業來說,是否會有牽制作用呢?是中國趕超日本還是日本牽制中國?目前來說,中日在新能源上的優勢各占一半。
企業和政府合力,造就日本新能源飛速發展
日本在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主要能源資源上相對匱乏,平均高達97%以上依賴進口,也正是基于這樣的能源劣勢,日本在新能源的開發和研究上一直保持了高度的警覺性和開拓性。
日本政府在新能源的開發上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關注,不僅如此,還確定了激勵導向、政策導向、價格導向等一系列措施,在戰術層面確保新能源戰略付諸實施。在為新能源及節能技術的開發提供政策法規方面保障的同時,日本對整個社會的節能發展制定了明確的目標,對新能源及節能技術的利用標準做出了明確規定。在企業和政府的合力下,日本新能源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各項新能源均呈現倍增趨勢。
就以蓄電池行業來說,日本已成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而其太陽能、風能等能源的大力發展又促進了蓄電池的發展,因為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等新能源最終都需要蓄電池來解決不能穩定供電、無法并入電網的問題。
中國目前雖然在蓄電池行業也不甘落后,出現了超威等具有國際實力的大型企業,但由于政府對新能源的重視程度不及日本、對新能源行業的重視時間也不長,造成了國內新能源行業自由散漫式發展。
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難以匹敵
中國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能源行業發展的一個重頭戲,各國家都在全面備戰階段。中國作為世界上汽車市場最大的國家,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有著獨天得厚的優勢。
目前各國家在新能源汽車的開發上,基本都處于同時起步階段,因而誰的后勢更強勁,將決定誰贏得更大的市場。對中國來說,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生產都在穩步發展中,國內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也高于預期,各專家也都紛紛看好新能源汽車在國內的發展。
當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能帶來上游企業蓄電池行業的發展,目前,超威動力電池已和20多家汽車廠家建立合作,將超威動力電池用于新能源汽車的動力源。不僅僅是國內企業,日本多家汽車企業也欲與超威達成合作。
這種先天優勢,是日本難以趕超的,這對中國日后的發展來說,極其有利。
縱觀上述觀點,筆者認為,中日在新能源的發展潛力上各有優劣,那么,是中國趕超日本還是日本牽制中國,這就要看政府和國內新能源企業的發展步調了。競爭結局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