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電池污染顛覆新能源車“綠色光環”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日期:2011-7-25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公眾眼里的新能源汽車,是從最普通的角度觀察,它就是零排放與節能的代名詞。但若想深一些,考慮到電動車電池的制造過程,這個層面的環保就似乎要多打幾個問號了。原因很簡單,現有支撐電動汽車的鉛酸電池,其在國內的制造很大程度上與污染“難分家”。
據有關部門統計,僅2010年國內就出現6起重大鉛污染事件,其污染源直接來自于鉛酸電池的制造企業……不難斷定,若考慮電池在制造中所造成的嚴重污染,縱然電動車是終端使用零排放,仍是難符合社會環保最普通的要求。
而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今年也是承前啟后的關鍵年。不僅要進一步發展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制造,還要進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車普及的市場,可謂面臨雙重任務。
肩負著幾年之內達到百萬輛的規模以及在新能源制造方面實現趕超國際的明確目標,新能源汽車的受重視程度勢必越來越高。而關乎新能源汽車“命脈”的電池,卻還是處在被停滯、污染以及技術問題困擾的階段,如果作為新能源汽車的“糧草”都難以先行的話,可想而知,新能源汽車將會遇到怎樣的挑戰。
這就不難看出,新能源汽車雖是大勢所趨,科學決策以及合理的監督電池制造發展,卻是新能源汽車制造的重中之重。如前所述,就新能源汽車產業化與普及來講,電池所起到的作用,將是決定新能源汽車發展順暢與否的關鍵。
因此,只看到安裝到車上的電池使用是零排放,而不考慮電池自身所具有的制造、回收等污染問題,這顯然與發展新能源汽車初衷嚴重不符。重視新能源發展的“糧草”問題,理應像注重汽車自身一樣重要。畢竟,按照現實的電池問題,很有可能會出現成也電池、敗也電池的現象。解決好電池污染、制造透明以及最大程度的技術革新問題,不要讓電池污染抹掉了新能源汽車身上的“綠色光環”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來說極為關鍵。
上一篇: “換電池”欲搶占電動車標準
下一篇: 沒有了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文章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