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2011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與合作高峰論壇暨項目洽談會上,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仁柏表示,很多人都問是否可以在電動汽車上多裝載一些鋰電池,國家規定是20度電的裝載量,有的會裝到60度電。按私人電動車車重800公斤,耗電量是噸公里是120瓦時,蓄電成本是每小時4500,實際比容量是100,希望單次行駛里程是100。裝載的電池重量是165公斤。到300就要裝到847公斤。折算起來,20萬公里的折舊費和電費,行駛里程100是15萬4千,行駛里程到300是26萬2千。以20萬公里的油費相比,國家補貼是6萬,多裝載電池的效率是很低的。
如果能量密度提升到100,情況會有所好轉,但多裝載電池的方法還是有問題的。現在大家都講新能源汽車的瓶頸在電池,電池一定要提升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電池一定要盡快使用。在現在的情況下,多裝電池的方法是不可取的。現在國家規定20度電的裝載量是比較明智的選擇。以多載蓄電池以求加大續駛里程的誤區,以300公里的為例,能耗增加40-70%,成本增加40-70%。
下面我介紹一下力神開發的動力裝載車型。電池裝載在車輛上需要很多的中間技術突破和環節,通過很好的配組技術做成電池、電池組。另一方面,對于單電池的制造技術,現在全球能做到純自動化生產,單機電芯是20安時。現在主要用于電動車的電池是16.5安時,明年會推出20安時到25安時的自動化產品。通過配組技術做成電池組。為了電機效率更高,再加上系統的熱管理,需要有電芯的一致性突破。還需要高壓元器件控制的突破,還有電池管理系統和熱管理的突破,這樣才能讓電池系統的運行更加安全可靠。
這一款是本月度要量產的產品。今年年底將在加州上市,預計今年將銷售200輛。裝載容量是35度電,0-60公里加速是小于11秒。電池放在底盤,通過外接的熱管理系統,保持電池在25度的正負5度內使用,保持電池最好的使用狀態。從電芯,一直到組合,利用交流壓縮機進行熱管理。
在一汽的威志車上也裝載了力神的一款電池,預測明年可以完成公告,將在幾個城市進行示范運營。24組電的裝載量,續航里程是180公里,加速性能在10秒以內。正常工況下,續航里程預測在130公里。
一汽B50的系統也是在今年年底開始裝載,明年進行示范運營。預測的續航里程是100公里。一汽森雅也是在今年完成裝載,明年開始示范運行。普利馬是基于國家電網的換電式,有四個箱體。現在的改進是四個箱體有自己的識別機制,并保證四個箱體不分離,避免老電池和新電池同時使用使整個系統的管理下降。并且,整個電池都有熱管理。這是國家電網第二代的箱體設計,我們參與開發。一汽的大巴車系統是187度電,運營里程可以達到180公里以上。
混合動力車系統是與合作伙伴一起開發。每個系統的箱體帶獨立的熱管理,保持系統優良的運營性能。
最后我要向大家介紹純電動車高成本,降低運營成本的探索。我們在實驗室對系統進行測試,在22度到30度的情況下,百分之百的DOD。最佳狀態下,一個電池系統一瓦時可以放電5.1度。在一般車輛上使用,從百分之百到百分之八十的階段,無論在哪個水平,都是2.1度電,還有3度電的能力沒有充分發揮。
基于這種情況,我們跟國家電網一起探索租賃的模式,在百分之百、百分之八十的時候一起租賃給國家電網。國家電網通過放電量從公交公司收取費用,減輕公交公司一次性購買純電動大巴車電池的負擔。在達到百分之八十以后再收回來,從60到80,再到40,還有3度電的能力可以發揮,還可以進行上萬次的循環,保證電池的全生命周期的前經濟化使用。
對于戰略模式的探索,我們和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合作。國家電網提出以換電為主、插充為輔、集中充電、統一配送的基本商業模式。車廠要對車輛進行輕量化設計,電池公司要把高容量、高安全的電池進行量產化,國家電網和普天海油這樣的運營公司進行商業運營模式探索,最后盡快將新能源汽車推向商業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