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黄网站欧美内射

全球電池網 | 供應 | 求購 | 企業 | 招商 | 資訊 | 展會 | 人才 | 電池論壇 | 電池品牌 | 采購中心 | 產品大全
E電通服務 建議
資訊
登錄 注冊會員
您當前位置:首頁>資訊頻道>行業新聞>正文
太陽能光伏產業危機中重生 寒冬中添暖意
來源:網絡來源 日期:2012-1-3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2011年2月,中國首款高效N型硅太陽能電池量產項目英利“熊貓”N型硅高效太陽能電池組件系列產品正式亮相。這種電池能夠雙面發電,規模化生產的電池轉換效率達18.7%,實驗室轉換效率達19.89%。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宋登元說,行業的危機促使像英利這樣的龍頭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速度,通過新技術的應用,盡快降低成本,以在競爭中贏得主動。

  “成本不可能在制造商一個環節上降下來,現在只有整個產業鏈將一切資源整合起來,才能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高的效率,分擔困難,共享未來成果。”提供石英多晶坩堝的光伏供應商常熟華融太陽能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福軍說,常熟華融通過創新打破了以往進口產品壟斷市場的局面,將制造企業成本拉低了一半以上,也獲得了全行業4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危機中與光伏制造商密切合作、共降成本的需求更加迫切。
  雖然說我國90%以上的光伏制造業依賴國際市場,然而國內市場的迅速上揚卻給了國內光伏企業重要信心。

  國內市場的可喜變化得益于國家的積極推動。2011年7月,國家發改委公布光伏全國上網標桿電價,每千瓦時接近1元的標桿電價,已經接近了國內光伏電站的發電成本價,如果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補貼,國內光伏發電企業將觸摸到盈利點,業內將此看做國內光伏市場啟動的起點;2011年11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再次宣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上調銷售電價和上網電價,同時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由現行每千瓦時0.4分錢提高至0.8分錢。這無疑為光伏行業再添政策利好。

  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兼國際司司長吳貴輝透露,“十二五”時期,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量將翻3番。這為處于寒冬中的光伏行業再添一股暖意。
  危機推動行業整合

  2011年光伏產業危機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全產業鏈供大于求。2011年全球光伏組件新增產能10GW,全行業產能累計達40GW到50GW,中國光伏產能約為30GW,但全球市場需求只有20GW左右;曾經供不應求的硅料,2011年新增產能7萬噸到8萬噸,全行業產能累計達到20萬噸到24萬噸,而需求只有其70%到80%。

  產能過剩的背后折射出國內光伏行業盲目沖動投資的現象。以浙江為例,浙江省共有光伏企業205家,其中有110家成立于2010年9月以后,規模均在100MW以下。過多的涌入者導致競爭加劇,使行業利潤率大幅下滑,在危機來臨時,庫存驟增,資金鏈緊張,不少小企業難以為繼。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理事長石定寰指出,目前一些小企業的生產接近盈虧平衡點,2012年被合并或者倒閉的可能性增大。未來兩三年,光伏行業將出現一輪行業洗牌,進而使光伏行業發展回歸理性。

上一篇: 春蘭進入鋰電池研發實現突破性進展 進入量產階段 下一篇:  薄膜光伏原料競爭激烈 易受價格波動影響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評論表單加載中...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