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關于動力電池減稅的言論越來越多,不少業內專家都稱動力電池減稅是電動汽車發展政策的下一個熱點。甚至不少人指出,蓄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價格不低,推高了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如果新能源汽車要普及發展,動力電池減稅是必須的。
此言論一出,便受到各蓄電池企業和電動汽車廠商的極大關注,各相關企業紛紛表示,期待政策能夠盡快落實,以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商業化進程。
基于節能減排、減少對石油依賴的目的,世界各國電動汽車推廣計劃也在加緊推進,而我國在電動汽車的推廣上力度有增無減。但目前的政策僅限于對電動汽車廠商的補貼扶持,而對于上下游企業并沒有惠及,造成了汽車使用和維護成本的居高不下。有專家對此表示,如果電動汽車的使用維護成本高于傳統汽車,那電動汽車的推廣將陷入困境,因而盡可能使使用維護成本低于傳統汽車是購車族選擇電動汽車的關鍵。
當然,對于具有直接利益的蓄電池企業來說,減免稅收意味著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一政策帶來的是生產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企業大規模進軍動力電池領域,促進電動電池的快速發展。而對于已經在這一領域頗有建樹的超威等大型企業來說,則有可能在技術上再度拔高,從而抗衡歐美技術。另外,對于動力電池的出口也起著積極作用。
目前,國內動力電池行業已出現了一批具有強大實力的企業,比如超威研發出的超長壽命磷酸鐵鋰電池就成為各汽車企業的首選電池。稅收減免政策若能實施,對我國蓄電池行業走出國門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但對于減免稅收的說法,超威方面表示,期待但不等待,政策如果能夠垂青當然好,但若沒有國家政策的支持,超威仍舊不會停止技術創新。
筆者認為,對動力電池制造企業的稅收減免政策確實有待提上議程,但國家政策的實施將不會泛泛而指,應該會設定一定的標準。也就是說,稅收減免政策只會垂青那些達到汽車動力電池高標準的生產企業。
但由于入行門檻不高,我國蓄電池行業相對混亂,面對前景可觀的電動汽車市場也都紛紛投資投產,涉及動力電池領域的企業不少,但真正能達到動力電池要求的企業并不多。這就造成了動力電池領域產能過剩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必然要通過政策影響來調控。而稅收減免政策設定一定的標準,或許能夠促進各企業加快技術革新,推動行業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