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因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質量輕、體積小等特性,又具有安全、可靠且能快速充放電等優點,成為近年來新型電源技術研究的熱點。在鋰電池的結構中,隔膜是關鍵的內層組件之一,鋰電池隔膜成本占電池成本的1/3左右,性能優異的隔膜對提高電池的綜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國內開發、投資鋰離子電池隔膜的勢頭方興未艾,目前中國已經有近40家企業進入鋰離子電池隔膜制造領域,預計在明年將會出現一個高峰,國內的產能將會在2012年超過需求,屆時行業競爭將趨于激烈。
隨著鋰離子電池產業的發展,國內市場上的國產鋰電池用隔膜已經漸漸走進鋰電圈,以河南新鄉格瑞恩和中科科技、佛山金輝高科、臺灣高銀等為代表的國內鋰離子電池隔膜廠家迅速成長成來,其產品與進口隔膜相比,價格只有進口隔膜的1/3~1/2,采貨周期也相對短些,但國產隔膜的厚度、強度、孔吸率不能得到整體兼顧,且量產批次穩定性較差,國內絕大多數鋰電廠家都選用進口隔膜。
因此,研究開發低成本、制作工藝簡單、孔徑尺寸適當、空隙率高、機械強度能滿足要求的微孔聚合物隔膜對于提高電池性能和降低電池成本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如何進一步提高隔膜的各項質量指標,是我國電池業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中國鋰離子電池生產所需的隔膜材料主要依靠進口。2007年耗用外匯超過1.8億美元(價格以每平方米2.8美元計),每年進口鋰離子電池隔膜在6080萬m2,并以12%的速度遞增。到2011年全球需要的鋰離子電池隔膜將達到3.53億m2,銷售額將達到11.26億美元。市場需求量將是目前市場的1.8倍,銷售額將是2007年的2.3倍。中國大陸2011年需要的鋰離子電池隔膜將達到1.3億m2。
電池隔膜的發展主要是隨著鋰離子電池的需求不斷變化而不斷發展的,從體積上看,鋰離子電池正在朝著小和大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在一些如手機、數碼相機等電子產品上,為了迎合美觀、便于攜帶的需求,電池廠將電池的電芯做得非常小巧。為了追求高的能量密度,在狹小的體積中能容納下更多的電極材料,電池廠家希望隔膜的厚度越薄越好。體積更小是對隔膜的一個挑戰,因為既要把隔膜做得薄,又能夠保持原來的電池容量、循環性能以及安全性能等功能,同時有更大的功率,設計更簡單。
而與此相反,在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及電動工具等所使用的動力電池方面,為了獲得高容量、大功率,通常一個電池需要使用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電芯進行串接。由于鋰電池具有潛在的爆炸危險,隔膜的安全性相當重要。由于體積越來越大,技術上要求效率更高,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功率更強。
目前,電池隔膜的主要設備已經實現國產化,主要是由原來從事雙向拉伸設備制造的桂林電子科學研究所和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制造,國內已經投資和即將投資的生產線數量應該超過20條,這兩家企業目前都處于供不應求的繁忙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