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問題已成為新世紀最前沿、最核心的世界性話題,先進電池成為繼石油之后最重要的動力資源之一,而電池和超高電容器等儲能設備正向更高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發展,未來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先進電池材料已經展現出了不可小視的潛力和美好的新前景。以先進電池材料為節點,以“新動力”和“新儲能”為核心,以長沙高新區為主體的長沙國家先進電池材料及電池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先進電池產業上下延伸,產業鏈條日漸清晰完整,以儲能材料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在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參與國際分工、合作和競爭的過程中脫穎而出。
企業聚集 先進電池材料企業聚力發展
近年來,長沙國家先進電池材料及電池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先進電池材料企業加速聚集,產業規模穩步增長,聚集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成長性好、附加值高、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形成了以20余家骨干企業為主體,輻射帶動13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先進電池材料及電池企業群。2010年,該產業實現產值231.4億元,同比增長69.42億元,企業銷售收入227.6億元,實現利稅近50億元。近三年,基地產業產值年均增長85.1%,增加值年均增長67.3%,企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86.6%,目前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30家,集中了省內先進電池材料領域90%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產業在建項目投資達到130多億元,發展后勁十足。
先進電池材料及電池產業聚集以內生動力為主,上下延伸配套,產業鏈進一步完善,目前基地基本形成了三條產業鏈。一條是以杉杉新材等企業為核心的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鏈,一條是以科力遠、金瑞科技等企業為核心的鎳氫與鎳鋅電池材料及電池產業鏈,一條是以中電48所紅太陽光電、神州光電、瀟湘神光等企業為龍頭的太陽能電池產業鏈。這些產業鏈均整合了上游礦山資源、冶煉等資源,延伸至原料生產等環節,形成有色金屬,形成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泡沫鎳、球形氫氧化鎳等電池材料,再向下游延伸至能量包、太陽能電池片、電動汽車、電動工具等應用領域。
合作提速 產業國際化進程加快
據了解,目前長沙高新區在先進電池材料及電池產業方面,擁有全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擁有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技術中心,還擁有金瑞科技、杉杉新材、科力遠3個企業博士后工作站。同時配套建設了公共技術服務、投融資服務、孵化器服務等綜合服務平臺,創業孵化、投融資和社會服務“三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正是如此高水平的研發服務規格,使得高新區在先進電池材料及電池發展水平處于國際先進水準。
去年12月,杉杉新材與世界500強日本伊藤忠商事、戶田工業株式會社三方強強聯合,組建合資公司杉杉戶田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生產電動汽車用高端鋰離子電池材料,并向世界頂級鋰離子電池綜合材料供應商邁進,目前新公司已正式運作。今年3月,科力遠以4000萬元收購松下株式會社分公司Energy公司在日本湘南工廠,從而打開了進入車載用鎳氫電池國際市場通道。此外,科力遠還與世界上最大的鈷供應商比利時五礦公司開展業務合作。力元新材與世界上最大的鎳供應商加拿大Inco公司合作,投資2700萬美元發展先進電池材料產業。英國摩根坩堝公共有限公司在今年1月以6400萬元完成對長沙海容的收購,并成立摩根海容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鋰電高性能負極材料供應商。目前,杉杉新材、摩根海容等長沙電池材料企業都已成為索尼、松下、三星、3M、三洋、蘋果等世界知名企業的主要材料供應商和戰略合作伙伴。
企業爭鳴 主導產業發展卓有成效
在鋰離子電池材料領域,杉杉新材、金瑞科技等企業不斷突破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關鍵技術,大力開發鈷酸鋰、錳酸鋰、鎳鈷二元系、鎳鈷錳三元系等產品,相關產品產銷量占國內50%以上的市場份額。杉杉新材擁有年產6000噸鋰電正極材料的生產規模,連續五年保持鋰電正極材料銷量國內第一、世界第三;金瑞科技擁有國內最大的電解金屬錳生產基地,年產電解金屬錳約3萬噸,同時公司擁有兩條國內最大的四氧化三錳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2萬噸,產銷量均居全國之首,產品質量達到國際水平。
在鎳氫電池材料領域,目前連續化帶狀泡沫鎳產品年產500多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泡沫鎳生產基地,占國內市場份額60%以上,國際市場30%以上。其中科力遠集先進儲能材料、先進電池、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能源包及其延伸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以連續化帶狀泡沫鎳為主,研究開發了適合電動汽車的高強度超強結合力型泡沫鎳等先進電池儲能材料,產能規模與產品質量均處于全球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