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隨著多起血鉛超標事件的曝光,鉛蓄電池行業的重金屬污染再次成為輿論焦點。3月28日,國家環保部等9部委聯合召開2011年全國環保轉型行動會議,將今年專項行動重點“劍指”重金屬污染問題,其中鉛蓄電池企業的整治成為今年我國環保行動的首要任務。
重金屬污染嚴重,電池行業成禍首
據官方媒體報道,僅從2009年算起,中國就有20余起鉛中毒丑聞曝光,影響到逾4000人。另外環保專家根據國土資源部公布的數據估算,全國每年因被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相當于廣東一年的糧食總產量,足養活常住珠三角的4000萬人口。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楊文婕研究員指出,類似土壤重金屬污染這樣的環境污染,影響對象廣泛,影響區域廣,危害人口多。她舉例說,重金屬鎘中毒可在20-30年后表現出來,有機氯農藥雖然已經禁用多年,但目前在一些胎兒、嬰幼兒體內還可查出。
重金屬污染,使得電池行業成為眾矢之的。據工信部的《電池行業重金屬污染綜合預防方案》顯示,電池行業重金屬耗用量大,生產、回收、再生等環節重金屬污染風險高。含汞扣式電池、含汞鋅錳電池、鎘鎳電池廢棄后作為普通垃圾處理,存在重金屬污染隱患。
由重金屬污染造成的中毒,已成為中國走上工業化進程30多年最嚴重和普遍的后果之一。電池行業的整治已然勢在必行。
企業整頓風暴 波及上下游產業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有2000多家鉛酸蓄電池企業,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約1800家,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只有200多家,不到整體數量的10%,而產值在億元以上的更少。據環保部初步估計,預計現有全國約2000家鉛酸蓄電池企業將有1000多家被淘汰,整頓后能保留的廠商不足300家。
目前,國內多省市已關閉了南方的一批電池工廠。鉛蓄電池行業的環保整頓風暴,不僅在行業內引發了不小的波瀾,在產業鏈上亦開始引發傳導效應。如果這些關停措施持續三個月或更長時間,鉛酸蓄電池(用于各類產品,包括手機、電動自行車和汽車)的價格將會飆升。
各地對鉛酸蓄電池行業開始了大面積停業整頓,一方面導致了鉛酸蓄電池供給減少,價格出現上漲。而這直接影響到了下游電動車行業。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馬中超告訴記者:“目前,我國有97.5%的電動自行車采用鉛酸蓄電池,行業對鉛酸蓄電池依賴還很高。”不過,馬中超表示,鉛酸蓄電池行業整頓對電動車行業發展未必是壞事,這有利于行業加快產業升級,加大鋰電池電動車的生產。
實施規模化生產 完善治污設施
我國鉛酸蓄電池總產量超過全球的1/4,但是鉛酸蓄電池行業仍屬于粗放型發展,整個行業企業數量過多,規模普遍過小,存在大量的低水平重復建設。由于缺乏相關規范和行業自律,大量無環保設施、無資質企業存在,污染問題尤為嚴重。
經過此次整頓,有關部門提出了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以及廢鉛酸蓄電池回收企業的準入條件,提高了行業準入條件,初步規定新建生產企業規模不低于50萬千伏安時,老廠改造規模不低于20萬千伏安時;新建廢鉛酸蓄電池回收企業規模不低于5萬噸,老廠改造規模不低于2萬噸。
對此,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王敬忠解釋說,能跨過這個門檻的企業,年產值都不會低于1億元。只有規模化生產才能滿足環境治理需要的條件,將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的污染企業拒之門外。
事實上,經過技術水平和工業裝備上的持續改進,鉛酸蓄電池在制造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完全可以控制。根據美國的統計數據,鉛酸蓄電池行業產生的鉛污染已遠遠小于航空工業、煉鋼和鍋爐加熱、發電等行業。如果能有全套設計,加上流水線式的自動生產設備,鉛酸蓄電池生產對環境的影響可以減少60%~80%。但是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小鉛酸蓄電池企業還處在純手工到半自動過渡的階段,自動化生產工藝只能在規模以上企業中得以實現。
多地區頻發的“血鉛超標事件”迫使政府作出環保整治的“鐵腕”行動。行業整頓不僅影響電池行業發展還波及到上下游相關產業。重金屬污染使得電池企業也開始反省自身發展。在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清潔生產與回收利用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由11家鉛蓄電池重點企業發起、眾多行業企業積極響應參與的鉛蓄電池清潔生產行業自律聯盟同時宣告成立,并率先向全社會發出“清潔生產行業自律條約。企業應自覺的把環保與衛生防護工作放在第一議事日程上,學習先進國家規模化生產的模式,實施規模化生產,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不斷完善治污設施,方能走上健康發展之路。實現鉛酸蓄電池綠色環保事業與市場經濟的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