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9消息,一位蘋果代表最近給日本Kureha公司美國辦事處打電話,說蘋果的鋰電池供應吃緊,它主要用在iPod上。日本的化學制造商們都面臨相似的供貨困境。
Kureha公司擁有全球70%的鋰電池關鍵聚合物。它在日本巖城設有工廠,3月11日地震以來工廠被關。該廠也是Kureha唯一生產關鍵聚合物的廠。
Kureha首席執行官Takao Iwasaki說,日本的自然災害將加快產能向海外轉移的計劃。他說:“對于像Kureha這樣的公司,這是唯一能生存下去的方法。”
日本的震災讓許多名不見經傳、但是在全球擁有極大影響力的企業浮出水面,比如Kureha。這些企業在高端產品組件和原材料上領先,在獨特的全球市場上舉足輕重。
近幾年來,受到成本削減壓力和日元波動影響,日本制造企業開始外移。經濟學家也密切關注地震與海嘯后的影響,它使電網和供應鏈受損,這可能會影響外移趨勢。
Kureha提供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是鋰電池的粘合劑。自地震之后巖城工廠一直關閉,公司也不確定它何時能重開。工廠沒有被毀,但是Onahama港口卻毀損嚴重,關鍵材料氯乙烯和趙鹽無法運抵工廠。
Kureha公司首席執行官Takao Iwasaki已經63歲,他說:“災后我們接到許多電話,問我們有多少庫存,何時能發貨。就在災難之前,我們就一直考慮將部分產能移到美國和中國,我們現在會加快計劃實施。”
目前Kureha在美國、中國和越南設有工廠,但沒有一間廠生產PVDF。公司現在還無法為關廠損失作出財務評估。其中一些產品有兩個月的庫存,但供應商不斷在吞貨。
Takao Iwasaki強調說公司會繼續在日本開發技術研發,不過他也說:“我們花了30-40年來研發,這是我們的財富。這些技術應該留在日本,日本應該是母工廠。”
就在地震當天,Kureha的董事們都在巖城開會。當夜一些高管駕車回東京,花了至少12小時。Takao Iwasaki在工廠留到周日,以確保員工和工廠的安全。800名員工沒有受重傷的,也沒有失蹤的。
現在,Takao Iwasaki最大的挑戰是監控福島核電站的情況,巖城的工廠離核電站只有40公里。Takao Iwasaki勸說員工留在當地,他說:“我們不能跑。我們必須相信政府的信息,支持本地的社區。我們必須勇敢面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