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親自視察了中航鋰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鋰電”)-——這是一家專業研究、生產鋰離子動力電池的新能源高科技公司。
鋰電,聽起來似乎艱深枯燥,實際上卻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您平日里用的手機、照相機,離不開鋰電池;您常騎的電動自行車,“肚子”里裝的沒準兒也是鋰電池。
全國生產鋰電池的公司不止一個,胡錦濤總書記為什么單單來洛陽視察?就讓記者帶您去中航鋰電“重金打造”的產業園參觀參觀,咱們邊看邊說——
世博會上暫露頭角
孫洪波,中航鋰電園區建設部部長,精明強干,是此次產業園行程的“導游”。
他指著上海世博會的展覽照片讓我們看:
“世博會啟用了25輛電動花車,其中24輛裝的都是中航鋰電生產的電池。”
電動花車靠鋰電池驅動,其原理跟手機要靠鋰電池供電類似。但中航鋰電不做手機電池,只做更高端的大功率鋰離子動力電池。
這些大功率鋰離子動力鋰電池不僅被廣泛應用于電動車輛、風光儲能、通訊基站、電動工具等民用領域,而且被應用于艦艇、裝甲車輛、軍用電源、飛機裝備等軍工領域。
電動車鋰電池,防盜性能高
中航鋰電所產電池的容量從40安時至500安時不等,體積最小的如磚塊,最大的狀如電腦主機,重20多公斤,想抱起來都吃力。
即便如此,相比普通的鉛酸電池,鋰電池的身材已是相當“輕盈”。相同的電容量,鋰電池的重量只是普通電池的三分之一,但它的壽命卻比普通電池長四五倍。如果您買了一臺裝著普通電池的電動車,電池可能用1年就能量不足;但如果是鋰電池電動車,電池的“耐力”可達五年左右。
“由于生產成本高,鋰電池要比普通電池貴,一塊10安時的電動車用的普通電池,售價大概500元左右,而同規格的鋰電池約要1000元。可是這種鋰電池不怕丟——小偷偷走了也賣不了,普通的電動車裝不上,而且若沒有原廠配套的充電器,也充不上電。”中航鋰電技術部部長謝秋說,“售價一千多元的電動車,基本上使用的都是普通電池。目前,國內已有兩家電動車制造商(雅迪、宗申)與中航鋰電建立了生產合作關系。”
生產無污染,群眾很安全
隨著節能環保理念日漸深入民心,中航鋰電迎來了發展的春天。“鋰電池的發展應用空間很大,我們要盯準未來的新能源市場。”孫洪波說,“建設產業園,擴大產能是發展關鍵。”
2009年8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共同投資,吸收合并了洛陽天空能源公司,成立中航鋰電。該公司原有一條半自動化生產線和一條自動化生產線,去年投產,因產能有限,供不應求。
2009年9月28日,中航鋰電洛陽產業園開工建設。產業園位于洛陽高新區西南環高速路口東,南鄰濱河路,北臨河洛路,緊挨著高新區徐家營社區。
“不會!鋰電池所用的電解液是六氟磷酸鋰,是一種有機溶液,幾乎無污染,而且它很容易降解,基本上不會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生產鋰電池的廠房密閉潔凈,沒有輻射,沒有噪音,不排放廢氣;生產用水都是純凈水,電解液全部封入電池,不可能泄露絲毫,所以也不會有廢水。”謝秋開玩笑說,“這里產生的唯一的廢水,是職工食堂倒的泔水。”
據介紹,中航鋰電產業園總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約合525畝),園區以三元路為界分成東、西兩區。東區為生產科研配套區,擬建銷售及技術中心大樓、技術中心實驗室、輔助生產樓、職工食堂、綜合服務樓等;西區為生產區,擬建6個廠房、兩個倉庫及5個動力站。
我們在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兩棟輔助生產樓、兩間廠房已露雛形。
“2010年,有11棟建筑計劃開工。今年年底前,要蓋起8棟建筑,包括銷售及技術中心大樓、職工食堂、綜合服務樓、技術中心實驗室等。”邵姓負責人說,整個產業園將于2013年竣工投產,屆時,中航鋰電將增設44條生產線,年產能將比現在提高約3倍,達到20億安時。
20億安時是什么概念?一輛裝有100塊100安時鋰電池的電動汽車,充一次電大約能跑200公里。20億安時,估計能驅動5萬輛這樣的電動汽車從洛陽行進到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