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最為核心也最有投資價值的一環,市場資金對動力鋰電池股的追捧也再次升溫。
昨天,成飛集成、德賽電池、贛鋒鋰業三只鋰電池概念股先后漲停,帶動鋰電池板塊再度走強。其中,成飛集成自7月6日復牌以來漲幅高達161%。不過,從公開信息看,鋰電池不屬于暴利行業,投資者謹防追高被套。
在翹首等待一年之久后,七大新興產業規劃終于漸次有了實質性進展。繼國家能源局編制完成并上報《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之后,本周又有消息稱,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已經完成草案的制定,9月底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方案全部出齊。
在7月19日繼續大漲7.12%之后,成飛集成選擇了高位橫盤整理的走勢,股價保持在20元上方運行。橫盤半個月以后,昨日封上漲停,該股股價自復牌以來大漲161%,同時創下歷史新高。
昨日,新能源汽車股整體走強。其中,鋰電池概念股表現格外搶眼,成飛集成、德賽電池、贛鋒鋰業三只個股集體漲停;當升科技、億緯鋰能、大洋電機、中炬高新等漲幅也均超過3%;科力遠、西藏礦業、中信國安、杉杉股份、多氟多等個股也有不錯上漲。
鋰電池概念股是近期股市的明星,以最近一個月的漲幅計算,滬指漲幅10.2%,但鋰電池概念股中眾多股票漲幅都超過20%。其中,成飛集成一個月上漲約58.2%,領跑整個板塊;科力遠一個月漲幅約38.2%,緊隨其后;大洋電機漲幅約32.06%,而同期大盤漲幅僅為10.2%左右。江蘇國泰、中炬高新、西藏礦業、德賽電池、多氟多、中信國安、億緯鋰能、當升科技近一個月的漲幅也超過了20%,普遍跑贏大盤。
根據“全景數據決策終端”昨天的監測數據顯示,贛鋒鋰業與成飛集成排名相對資金凈流入量前五名。深交所的公開信息顯示,參與鋰電池概念股操作的以游資為主,機構資金很少出現在買入榜中。昨天上榜的贛鋒鋰業、成飛集成、德賽電池都沒有機構席位現身。
在賺錢效應漸趨顯現之后,鋰電池板塊正成為游資的接力玩具。向來以嗅覺靈敏著稱的漲停板敢死隊光大證券寧波解放南路營業部,昨天更是一口氣賣出了412萬元成飛集成,位列該股賣出榜第一位。顯示部分游資從熱點股票上開始撤退。
眾多企業紛紛涉足動力鋰電池這一熱門新興產業,在轟轟烈烈的大手筆投資背后,鋰電池行業的實際盈利狀況如何呢?
作為省內乃至國內最早涉足鋰電池的企業之一,杉杉股份從1999年前后便開始涉足鋰電池行業。但按照公司相關人士的說法,目前公司鋰電業務占公司總營收的30%~40%,利潤率在16%左右,并非是“暴利”行業。
以杉杉股份在業內較為有名的正極材料為例,2009 年實現銷售收入41409萬元,凈利潤2306萬元,主要產品為鈷酸鋰。鈷酸鋰成本80%為氧化鈷,其價格波動很大。2008年氧化鈷漲幅巨大,因此致使杉杉股份毛利率大受影響。
另外一家鋰電池企業華芳紡織算是一家在動力電池領域形成技術領先優勢的上市公司,但從其2009年年報來看,公司仍以紡織業務為主,動力電池業務尚未有貢獻。
實際上,根據國元證券最新研報顯示,汽車鋰電池產業正逐步形成合理的產業鏈,電池企業也正開始由虧損走向盈利。但是,當前相關企業也僅是處于小批量生產階段,生產和銷售成本高,并且品種、品牌相對單一,離大規模生產還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鋰電池的未來投資機會還有待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