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儲能電池將是儲能電站的重要技術路線之一。隨著分布式能源和新能源的發展,通過智能電網實現電力的智能存儲和傳輸,也將是能源體系的優化趨勢。
各種儲能方式中,液流電池長期看好,而使用鋰電池的大型儲能電站近期已開始建設,必將占據儲能電站的一席之地。我們根據2020 年國內風光電的裝機規模,預測鋰電池儲能電站將可達24GW。
BMS 是動力和儲能電池的必需配套。鋰電池單體容量過大,容易產生高溫,誘發不安全因素,因此大容量電池必須通過串并聯的方式形成電池組。而單體電池本身的不一致性和使用環境的細微差別,均會造成電池壽命的差別,大大影響整個電池組的壽命和性能。BMS作為實時監控、自動均衡、智能充放電的電子部件,起到保障安全、延長壽命、估算剩余電量等重要功能,是動力和儲能電池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其市場規模將與動力、儲能領域的鋰電池同步擴張,我們預測BMS 需求市場將在2020 達到360 億元以上,是目前市場容量的160倍,年均增速67%。
BMS 將遵循“技術完善”和“商業化”并進的發展方式。電池的剩余電量與很多因素相關,具有很強的非線性,各種實時在線估算方法都存在缺陷,研究還不夠成熟,性能不夠理想。目前國內外BMS 已經進入實際應用階段,先期的市場需求已經打開,我們認為BMS 的發展將遵循“技術完善”和“商業化”齊頭并進的方式。BMS和鋰電池性能提升,是電動汽車發展急待突破的瓶頸、最核心的關鍵問題,將直接決定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速度。
BMS在電池組中成本占比較高,價格還較為昂貴。BMS的價格與電池組中的單體數量正相關。例如:電動乘用車普遍的單體電池數量在100~200個,對應的BMS產品價格2000~5000美元,占據電池組總成本的30%(因此BMS的市場規模龐大,為動力電池的一半)。
考慮到BMS的電路板和芯片設計尚處于初級階段,而后期產品的復雜程度、更新換代速度和量產規模都將逐步提升,因此我們預計主流的BMS價格將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可在2020年下降至目前的6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