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嘉賓,左起為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超導電力研究所所長來小康,通用汽車車輛工程全球副總裁卡爾·斯塔克,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余卓平教授,通用汽車電子系統全球負責人兼執行總監米奇·布賴和Compact Power Inc.首席執行官普拉哈卡·帕提爾
7月27日,一場名為“電氣化—未來驅動力”的汽車論壇在世博園上汽集團-通用汽車館舉行。來自政府、企業和高校的專家學者圍繞汽車館“直達2030”的夢想,展望和探討了未來汽車電氣化的發展前景。與會專家透露,作為電動汽車的示范點之一,世博園內的公共交通基本實現零排放,其中的電動公交車的負荷力達到園外普通公交的10倍。據悉,到2015年,我國汽車市場上的電動汽車或將多達100萬輛。
世博園內新能源汽車乘客已超百萬
2009年,國家多個部門聯合啟動“十城千輛”工程,通過提供財政補貼,在10座城市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示范運行。作為首批試行新能源汽車的城市之一,上海規劃了6個示范區,其中,世博園是唯一的臨時示范區,卻也是試行力度最大的一處。
在世博園里,很難看到以汽油為燃料的傳統的內燃機汽車。園內的公交車隊伍由純電動、超級電容和燃料電池大巴構成,其中的120輛越江線全部是純電動汽車。此外,還有100輛燃料電池觀光車在園內為游客和工作人員服務。場館工作用車和貴賓服務用車,也都是純電動或由燃料電池驅動的。
“世博開園之前,負責園內公交運營的公交公司還很擔心,不知道新能源車輛能不能經受大客流的考驗。”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余卓平教授稱,現實的運營情況讓人大吃一驚,“園內公交車的負荷力是園外普通公交車的10倍!”
走進世博園,或許你已經發現微妙的不同——聽不到轟鳴的發動機聲音,聞不到刺鼻的尾氣。由新能源汽車打造的世博園區車隊,真正實現了零排放。“這里應該是全世界接觸新能源汽車人數最多的地方,據我們估算,園區內新能源汽車的乘客已超過100萬人次。”
電動汽車跑10萬公里只需3000多元
“有哪些朋友想購買電動汽車?請舉一下手。”論壇中,主持人向與會者提問,舉手者寥寥。電動車的價格合不合理,用起來劃不劃算,方不方便,都是消費者比較擔心的問題。而電動車推出已經多年,卻一直不能在市場上推廣普及,也大多是因為還未解決成本、性能等基本的問題。
余卓平是電動汽車的忠實擁躉。“我來給大家算一筆賬。”一輛電動車的電池差不多就要四五萬塊,一度電至少能跑10公里。“我聽說國外一些企業研發的電動汽車,電池的壽命能經得起24萬公里,我不說那么高,就保守估計10萬公里。”10萬公里就需要10000度電,而上海夜間電費半價,大約3毛多一度電,跑10萬公里只需要3000多塊。
余卓平又估算了一下普通汽車的油費。“跑10萬公里大約需要6000到7000升的油,差不多40000多塊。”而電動汽車的電池價格與電費加起來,差不多跟普通汽車的油耗打了個平手。余卓平稱,如果引進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如轉移支付、多次支付電池費用,或可在商店更換電池,則能使電動汽車的價格進一步下降。“電動車還是很劃算的。”
未來電動車或將“反哺”電網
從2001年起,國家開始規劃推廣新能源汽車。預期到2015年,中國電動汽車達到50萬到100萬輛。“電動汽車的發展很快,所以未來預期的數量一直在變,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將成為全球電動汽車和充電設施最大的市場之一。”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超導電力研究所所長來小康說。
電網與充電站等電力基礎設施的建設,被視為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來小康透露,截止2010年5月,國家電網系統已經累計簽訂267份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覆蓋了98%的地級以上城市。到2020年,電動汽車充電站將達到10000座,建成完整的充電網絡。
在來小康眼里,電動汽車不僅僅是電能的消耗者。“到2030年,每家每戶都可以通過各種節能環保材料和設施自行發電。”而電動汽車充電后就是個移動的儲電站,不需要使用時,甚至可以給國家電網輸入電能。
來小康坦承,未來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將對電網產生一定影響,“但這種影響不是顛覆性的,電動汽車不會重蹈空調的覆轍。”他建議通過削峰填谷和規范用戶充電行為等方式,充分、高效地呂勇電力基礎設施。
據悉,本次論壇是“直達2030”可持續交通系列論壇第三場。此前,專家們已就城市交通的可持續未來以及車聯網城市職能交通等話題進行了探討。在世博會余下的三個月中,汽車館內還將舉行關于創意設計、創新科技以及汽車工業的可持續發展等舉行三場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