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興產業規劃還沒有最終敲定,但是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扶持政策已經提前出籠。本周二,剛剛步入6月后,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就聯合發文《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規定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五個城市試點。僅僅過去一天,財政部等4部委又聯合下發通知,在2009年13個城市試點公交、出租車等領域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基礎上,增加天津、?、鄭州、廈門、蘇州、唐山、廣州等7個試點城市,從而將公共服務領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擴大至20個。業內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將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預計2012年新能源汽車將突破10萬輛大關,而其核心領域——動力鋰電池,將進入行業高速發展期,一批優秀企業將快速成長起來。
三年將平均增長50%
根據《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規定,新能源汽車主要指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PHEV)和純電動乘用車(BEV),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貼,插電式混合動力最高補貼5萬元,純電動最高補貼6萬元,而混合動力車(HEV)則被視為節能汽車,僅一次性補貼3000元。
“3000元/kwh的補貼,基本覆蓋電池成本,超出了市場預期。”昨天,長期跟蹤研究并做過大量深入密集調研的華創證券電氣設備行業研究員李大軍向《大眾證券報》分析說,這次補貼政策有三個方面超出市場預期,這僅是其中之一。
據了解,目前磷酸鐵鋰電池成本基本在3000-5000元/kwh之間。比亞迪價格較為便宜,為3000元/kwh,萬向集團平均為9-10元/AH,折合價格也為3000元/kwh,天津力神面向高端客戶,主要用來出口美國,原料成本較高,電池價格在4000-5000元/kwh。
李大軍據此分析,按照現在的這個電池容量補貼政策,將有利于小型電動車的加速發展,預計2012年新能源汽車將突破10萬輛大關,由此可帶動電池行業60億的市場規模,未來3年年均復合增長將超過50%。這是第二個超預期。
第三個超預期是業內傳聞每個城市最高將發展2萬輛汽車,但《通知》上并無明確限制。
國信證券近日也發布報告稱,最近邀請國內創業投資基金的新能源投資經理開了個電話會議,分析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最終形成的結論是,經過幾年的蓬勃發展,風能已有三家500億市值的上市公司即將或已經誕生,太陽能有超過三家以上市值超過十億美金的上市公司,這兩個行業對于創投來說,新的機會已經不大,但是,新能源汽車在全世界范圍內剛起步,屬于初級階段,非常適合創投投資,是創投投資的重點。
2012年成本將降半
對于此次補貼政策,有863相關項目專家表示,此次補貼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培育市場,二是發現與改進問題,三是降低成本。通過補貼,政府希望在2012年,電池成本能下降一半(現在為4-5元/wh,預期降低到2元/wh以下),屆時磷酸鐵鋰電池將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由此可推動新能源汽車突破10萬輛年產大關。
據專家估算,10萬輛是新能源汽車的分水嶺,一方面可以通過規模經營降低電池成本,另一方面對暴露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控、電機等問題有利,從而促進產業后期的發展。
除了財政部的補貼政策之外,各地政府也將另有補貼。據悉,各地方政府的補貼方式不盡相同,其中,上海擬免收新能源汽車的牌照費,價值在3-4萬元;深圳對個人或團體購買新能源汽車額外補貼2萬元;重慶免收3年過橋費,價值2萬元左右;杭州市財政則在2010年安排了2000萬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專項資金。
李大軍認為,地方政府的補貼將放大政策效應,“如果說財政部的補貼能夠完全覆蓋電池成本,那么新能源汽車多出的電控成本(1萬元左右)和電機成本(2萬元左右),完全可以通過當地政府補貼完成。”
在一系列補貼政策之后,新能源汽車價格將逐步被消費者接受。而更讓消費者易于接受的是今后使用中的低費用,因為,現有的汽油車的使用成本約為0.5元/公里(以百公里平均不足9升油計算),而一般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僅為0.1元/公里左右(以百公里耗電16度計算),遠低于汽油車。
除了上述五城市試點的私車補貼政策之外,公交車、出租車等公共服務商用車補貼方法仍按照2009年辦法執行,去年的十城千輛已經演變成二十城千輛——2009年為5000多輛,2010年有望快速達到2-3萬輛。李大軍認為,這也將支撐動力電池需求。
鋰電池概念逐漸落實
在A股市場,新能源汽車和電池概念已經炒了兩輪,持續時間長達三四年之久——這在西藏礦業(000762)的K線圖上就可以得到清晰的驗證,雖然迄今為止,其西藏扎布耶鹽湖鋰資源開發仍未產生效益,而且公司還要定向增發再融資15億元,這筆巨資已達到其凈資產的2.5倍左右。
但是,新能源電池仍然是一個概念的現狀正在悄然發生改變,而且變化的速度可能比想像中要更快。李大軍對此進行了一個時間段劃分——2009年是“概念”階段,2010年是“萌芽”階段,而到2011年,將是動力電池“發展”階段,越來越多的人會逐漸區分出傳統鋰電池和動力鋰電池。
雖然2009年鎳氫電池與鋰電池未分勝負,全電池行業均有機會,但是隨著這次“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政策的出臺,情況將發生改變。
“2010年的重點任務就是把鋰電池與鎳氫電池區分開來。現在,在動力電池上,鎳氫電池基本沒有發展機會了。”李大軍說,鎳氫電池、鉛酸電池的市場份額會逐漸萎縮,但不會死亡,而鋰電池的增長速度將遠超過鎳氫、鉛酸電池的發展,“這也正是當前的一個重要的選股思路。”
A股電池公司急需轉型
李大軍介紹說,鋰電池的安全性、一致性、電池壽命等問題基本解決,成本也將會逐漸下降。另外,根據專家介紹,國內鋰電池的研發水平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只是在加工制造、基礎設備、基本材料商方面仍有差距。
據了解,國內動力鋰電池領域的優秀企業大多還沒有在A股市場上市,比如說生產電池的力神、比亞迪、東莞新能源,生產正極材料的北亞先行、湖南瑞翔、天津思特蘭。
“國內生產的動力鋰電池的一些高端的電解液、負極材料還是可以用的,膜暫時還不能用。”李大軍說,這主要是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還沒有真正大規模釋放,未來在訂單的不斷刺激下,會慢慢得到改變。他給出的A股上市公司的推薦邏輯是:要與動力電池相關,技術管理要好,“新能源汽車政策扶持力度較大,其長期發展路線已經明確,市場需要逐漸培育,但進度可能會超預期,電池受益較大,鋰電池的長期發展已是大勢所趨。推薦:華芳紡織、杉杉股份、江蘇國泰、新宙邦。”
鏈接一: 華芳紡織:磷酸鐵鋰電池黑馬
華芳紡織(600273),A股鋰動力電池黑馬,技術、規模領先,F動力電池已全面生產,2010年可貢獻EPS0.10元。預計電池收入占比11%,毛利占比27%。
動力電池:已全面銷售。鋰動力電池設計7條生產線,現一條生產線已全面生產;國內已銷售5萬單體,大陸、臺灣均有訂貨,部分產品出口歐美;產品質量全面超過國家標準;現產品主要用于電動自行車等,大功率汽車動力電池處于研發階段。2010年可盈利1500萬元。當地政府和公司領導十分重視該項目,招募了大量電池頂級專家以技術入股形式加快推進。
電解液:設計產能為 5000 噸,為世界最大的磷酸鐵鋰電解液生產線。產品線安裝完畢,生產線質量獲得美國、日本、韓高度認可,并有合作可能。預計6月份量產,現已有訂單。預計2010年可盈利1500萬元。
鏈接二: 江蘇國泰:電解液國內第一
江蘇國泰(002091)子公司華榮公司是國內第一家電解液企業,國內市場占有率30%-40%,技術、規模全國前茅,產能擴張150%,利潤將迅速攀升。2008年電解液產量2500噸,產能2000噸,開工率125%,產品供不應求。電解液在新能源電池產業鏈中屬于高技術環節,市場預計毛利40%。3000噸項目上線后,公司總產能達5000噸,市場預計總產能將成全球第一,超過日本宇部興產的3750噸、韓國三星的3410噸。
鏈接三: 杉杉股份:產業鏈完整的電池龍頭
杉杉股份(600884)產業鏈布局完整,在鋰電池關鍵環節均有競爭力,電池業務收入已達 10 億元,占比40%以上,國內第一。一旦動力電池需求釋放,規模效應出現,則能極大地提高公司盈利能力。設備折舊和費用造成公司毛利較低,一旦動力電池市場打開,公司規模優勢發揮,盈利能力將會有較大提高。與日本戶田、伊藤忠的合作,在管理、技術和市場上均有較大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