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裔師生研發新太陽能電池 制作方法更省資金
來源:網絡來源 日期:2009-7-13 作者: 點擊: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洛杉磯加州大學材料工程與科學系教授楊陽與博士生侯惟仁等人,用銅、硫、銦、硒合金,透過溶液涂布的方法制做出新型太陽能電池,與以往硅材料的太陽能電池相比,制作簡便、費用便宜,一旦日后投入使用,將使太陽能電池更普遍被應用,也為環保做出貢獻。
洛加大材料工程與科學系研究團隊在華人教授楊陽帶領下,近幾年在更新材料和生產技術上取得很多成績,比如前一陣剛推出的新型透明電極G-CNTs同樣是用溶液涂布方法,找到更便宜的原料代替目前市場上已有的透明電極。如今以博士生侯惟仁為主力的另一組團隊,在楊陽指導下,在太陽能電池上取得新成果。
楊陽表示,太陽能技術雖然逐漸走入人們生活,卻因造價貴往往令顧客望而卻步,降低制做費用是推動太陽能電池普及到家的關鍵一步。侯惟仁表示,該研究共進行了16個月,主要目的是透過不同制作方法節省資金,但他們發現使用原來的硅材料,無法將其熔化并使用溶液涂布方法,因此團隊改用了銅、硫、銦、硒合金,發現效果相同,只是目前研究剛起步,達到原來太陽能電池效率的9%,他們的目標是盡快將效率提高到15%至20%,在三至五年內將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投入使用,并尋找對此有興趣的買家投資合作。
楊陽補充說,原來硅材料的太陽能電池有缺陷,因為硅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培養才能達到效果,而如今的替代合金則不需要,他們正準備用鎵代替硫,可能效果會更好。
上一篇: 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池出口國
下一篇: 手機配件“國標”難以“出山”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文章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