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配件“國標”難以“出山”
日前,歐盟委員會宣布,諾基亞、三星電子及摩托羅拉等8大手機制造商已自愿簽署一份備忘錄,計劃從明年起向歐盟用戶提供統一標準的手機充電器,開始只在歐盟成員國適用。
在北京國貿上班的小胡看到這則消息后告訴記者,“我和愛人各有一部手機,家里還有三部壞手機,每部手機都配有兩塊電池和兩個充電器,但是由于是不同品牌,都不能通用。加上之前丟的電話剩下的電池和充電器,現在我家光充電器和電池就滿滿一盒子。”
小胡所說的電池和充電器浪費的現象幾乎每個人都有經歷。據記者了解,由于各大廠商生產的手機其規格、品牌、型號不同,而配備的充電器、電池又缺少兼容性,導致大量的閑置浪費。
根據有關部門的預測,我國手機用戶已經超過了4億,由于沒有統一標準,使我國每年就有3億塊手機電池和2億個手機充電器變為垃圾,而由此造成的生產資料浪費和潛在污染問題已日益引起各方關注。
就在歐盟委員會宣布備忘錄的同時,信產部電信研究院泰爾實驗室主任何桂立透露,“手機側的接口國家標準正在制定之中,最快將于年內完成”。
在中關村經營手機業務的廣天通訊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全先生告訴記者,早在2007年,信息產業部有關人士就表示,手機電池標準計劃在當年年底推出。然而直到現在,國內的手機電池統一通用標準還不見任何動靜。目前只有諾基亞等少數企業在手機中采用統一標準的充電器和電池。除了多功能的充電器,幾乎都不能兼容。
業界資深人士、中國通信學會理事高勇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根據通訊業的長遠發展,手機充電器、電池統一配置是大勢所趨,將手機電池和充電器統一其實也并不難。但是,就目前來說,電池的型號和尺寸會阻礙手機制造商在產品外觀上的設計創新。如果國家出臺這樣的標準,是強制性的還是企業自主性的這需要認真地考慮。同時,它的推行也將涉及到國家產業政策層面上的諸多問題。
“事實上,就在前段時間,有國內手機制造商曾提出要解決充電器統一標準的問題,然而,由于不見其他生產商積極反應,該提議被擱淺”,高全說,對于很多生產廠商來說,不愿意統一標準的深層原因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由于競爭加劇,手機行業的利潤日益見薄,對于很多廠商來說,通過售賣電池和充電器賺取的利潤可能比賣手機還多,沒有一個企業主動放棄這個這塊利潤豐厚的“蛋糕”。
高勇告訴記者,商家為了謀取利潤所以“各自為政”。目前,我們必須認識到手機電池和充電器嚴重浪費的程度。出臺統一標準不但很急迫,也需要相關政府部門來強制推行,即使“國標”出臺,但如果沒有強制執行,也肯定會因為各個企業之間的考慮進展緩慢。
高全認為,目前世界八大移動電話制造商已自愿簽署一份備忘錄,并計劃從明年起向歐盟用戶提供統一標準的手機充電器,這些制造商基本上都是國外強勢品牌。雖然目前還沒有計劃進入我國市場,但是一旦進入,將會對本土品牌的市場形成強大的沖擊。
我國本土企業應該感覺到危機感,放棄眼前的“蠅頭小利”,在統一標準后的八大品牌未能進入國內市場的之前,迅速建立自己的手機配件統一標準,這樣不但對現有的市場是一種穩固,也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原有的市場占有率。高全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