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Natcore Technology Inc.的科學家們與美國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雙方已成功制造出首個無機柔性薄膜光伏電池。
采用Natcore公司專利的液相沉積法(LPD)工藝, 硒化鎘(CdSe)吸收層已經生長在單壁碳納米管(SWNT)的后觸基質。Natcore 公司宣布,CdSe/SWNT層已經表現出適當的光反應。
Natcore的共同創始人及萊斯大學的教授Andrew R. Barron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創造低成本的柔性光伏電池,這標志著我們已經朝著目標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光伏測試設備顯示了一條典型的IV曲線,這證實了液相沉積法工藝或許可以制造出柔性光伏電池。Natcore 指出,沒有任何一種高溫半導體工藝可用于制造出這種設備。
通往低成本柔性光伏電池的一大重要里程碑
Natcore的首席技術官兼共同創始人Dennis Flood表示,采用碳納米管是為了創造出一種可嵌入吸收層的后觸點,隨后降低擴散長度,由此可降低電子空穴復合的百分比,從而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Natcore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Chuck Provini表示,這堪稱是我們通往低成本柔性光伏電池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首先,我們已經證實了這一概念。我們證明了采用液相沉積法的可行性。”
“其次,如果我們將這種方式與多結串聯太陽能電池技術相結合,那么這將會徹底改變世界。第三,這種技術應當能適用于卷到卷光伏電池的生產。自從我們在前柯達卷到卷光學底片工廠附近創立我們的研發中心以來,這就一直是我們的計劃。”
Provini補充道:“薄膜產品一直面臨著兩大問題:低效率及高成本。如果將這種方法與多結串聯太陽能電池相互融合的話,那么我們將能克服上述兩大問題。我們的下一步是提升光伏電池的質量與效率。如今我們的研發工作將從萊斯大學Dr. Andy Barron的實驗室轉移至羅徹斯特的實驗室。如果我們擁有充裕的資金和足夠的人力,那么我們將在一年內擁有商業化質量的電池片。”
此外,2012年10月,在紐約羅契斯特市的研發中心內,Natcore Technology的科學家們曾成功研發出“第一片黑硅光伏電池”,并且同樣采用的是液相沉積法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