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黄网站欧美内射

全球電池網 | 供應 | 求購 | 企業 | 招商 | 資訊 | 展會 | 人才 | 電池論壇 | 電池品牌 | 采購中心 | 產品大全
E電通服務 建議
資訊
登錄 注冊會員
您當前位置:首頁>資訊頻道>行業新聞>正文
鋰電設備距離真正國產化還有多遠
來源:全球電池網 日期:2013-1-6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2000年,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帶著200萬人民幣去日本買鋰電生產設備,結果日方開價1億美元1條生產線,并把王傳福奚落一番。最終王傳福放棄了購買外國鋰電生產設備的想法,轉而在原有的鎳電池生產線上“改造”出鋰電生產線,自己制造涂布機,用裁紙刀配上一塊長寬相等的擋板便是一臺“分切機”。

比亞迪鋰電池事業發展初期簡陋的設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時中國幾乎沒有鋰電池設備制造工業。然而憑借一群鋰電池設備從業者兢兢業業的努力,絕大部分設備均已實現國產,與12年前完全依賴日韓、歐美進口設備的局面截然相反。

據行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的設備國產化程度已經非常高,鋰電行業中設備國產化的比例約為60%~70%左右,但自動化生產線設備與國外則差距還較大,目前國產設備在自動化生產線的市場占有率只有30%左右。

國內一家鋰電巨頭ATL,雖然屬于日資企業,但其從管理到技術均是地道的國內企業,而且在對國產設備的支持上更是不遺余力,ATL甚至會直接撥款給設備企業作為新設備的研發費用,共同研制產品。ATL所服務的蘋果、寶馬等大品牌,對供應鏈的管理極為嚴苛,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出,國產設備完全符合ATL應對客戶的要求。

國產鋰電設備發展如此迅速,除了得益于鋰電池行業的“大躍進”發展之外,價格低廉也是其最大的優勢之一。更為關鍵的是,國產設備在應用上更加靈活,更適應國內廠商的需求。此外,進口設備的售后服務周期長、零部件更換價格高昂等也成為了眾多下游廠商放棄選擇進口設備的原因。

而隨著行業發展,進入設備的企業越來越多,國產設備廠商技術抄襲、產品同質化、價格惡性競爭、內部管理不善等問題正逐漸暴露出來。如一位業內人士分析,鋰電設備行業距離真正的國產化仍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上一篇: 環宇集團獲2012全球新能源500強榮譽 下一篇:  沒有了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評論表單加載中...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