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的重要轉折年。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對電池提出了體積更小、質量更輕、容量更高、使用更安全的要求;純電動汽車日產聆風全球累計銷量超過3萬輛;張北國家風光儲輸儲能電池項目進入使用階段……盡管轉型之路并不平坦,但這是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必由之路。
2011年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完成產量為29.66億只,同比增長18.22%;總產值565億元,其中內資企業僅占51%,港澳臺占21%,外資占28%。中國內資企業鋰離子電池產量占全球總量超過25%,可產值卻低于20%,在高端領域鮮見國產電池。
小米手機創始人雷軍曾表示,如果采用一流的電池供應商的電池,那會貴得一塌糊涂,不是國產的不好,而是日本、韓國在技術上的領先還是非常明顯。由此可見,中國鋰離子電池產業轉型之路還任重而道遠。
產量增長34.64%
2012年1-6月,中國鋰離子電池產量達17.84億只,同比增長34.64%。其中,6月份的產量為3.92億只,同比增長50.06%,創近年來月度產量新高(圖1).

鋰離子電池傳統的兩大終端需求——筆記本電腦和移動通信手機產量增長平緩。上半年手機產量為5.27億部,同比增長5.17%(圖2);筆記本電腦產量為1.11億臺,同比增長4.3%(圖3).

鋰離子電池產量大幅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于下游產品需求結構的變化。
1、智能手機產量大幅增長。
據統計,2011年1-6月份中國智能手機產量為1億部,2012年上半年增長至1.6億部,同比增長60%。其中, 2011年華為生產了約5500萬部手機,其中包括2000萬部智能手機;2012年華為計劃生產手機超過1億部,其中包括6000萬部智能手機。
傳統手機一般只需要1AH左右的鋰離子電池容量,智能手機則需要2Ah,智能手機大幅增加了鋰離子電池的需求。
2、平板電腦需求旺盛。
在蘋果IPAD巨大成功效應的示范下,聯想、華為、海信、神舟、紐曼等國產廠商紛紛加入平板電腦市場爭奪戰。
高工鋰電產業研究所統計,上半年全國平板電腦的需求量達到2000萬臺,同比增長超過100%。一臺屏幕7英寸的平板電腦需要兩個4AH的鋰離子電池,意味著平板電腦對鋰離子電池增長推動量超過5%.
區域格局變化明顯
據統計,2012年上半年廣東省完成6.56億只鋰離子電池產量,占37%;江蘇省3.16億只,占18%;福建省2.71億只,占15%;天津市2.5億只,占14%;上海市0.75億只,占4.23%,這五個省份位居我國鋰離子電池產量前五名(圖4).
對比2011年上半年產量前五名的省份,廣東省鋰離子電池產量占全國47%,天津市15%,江蘇省12.5%,福建省7.5%,上海市4%。對比以上兩組數據,雖然前五名的省份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名次和占有率發生了明顯變化。

引起鋰離子電池生產區域格局變化的主要原因:
1、主要為蘋果、亞馬遜、聯想等電子產品提供配套電池的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逐步將生產線移至福建寧德,特別是在6月份寧德線進入正常生產軌道,導致福建省鋰離子電池產量大增,而廣東市場份額有所萎縮。
2、松下、索尼這兩個國際鋰離子電池生產巨頭均在江蘇省設有生產基地,在日元堅挺、本土能源緊張、中日兩國鋰離子電池制造工藝成熟度差距逐漸縮小的大背景下,紛紛擴大在中國的鋰離子電池產能,這直接導致江蘇省占有率提升5.5%.
3、在智能手機的沖擊下,山寨手機的市場占有率每況愈下,而廣東一帶有很大一部分電芯廠是給山寨手機供貨,因此受沖擊最大;長三角、環渤海地區的電芯廠主要以動力電池為主,受到沖擊較小。
軟包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根據形狀分類,有圓柱形、方形(鋼殼、鋁殼)、軟包(又稱聚合物鋰離子電池)三大類型。高工鋰電產業研究所統計,2010年圓柱、方形、軟包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35%、45%和20%;然而2012年上半年的三者的占有率變為40%、30%和30%.
在近兩年時間里,軟包鋰離子電池的產量增長近1倍,其性能優勢主要表現在:1、安全性能好,出現短路等問題時只發生鼓漲;2、厚度小,采取疊片的形式,空間利用率更高,能做得更薄;3、重量輕,采用鋁箔包裝,比鋼殼、鋁殼輕40%;4、容量大,空間利用率高,可減少非活性物質用量;5、外形可定制,可為配套產品量身訂做,以充分利用電池外殼空間,提升電池容量等。
憑借軟包鋰離子電池眾多的性能優勢,其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動自行車等新興的應用市場快速獲得下游廠商和終端消費者的一致認同。
國內專注于軟包鋰離子電池生產龍頭企業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2010年及2011年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6億元、25億元和5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82%。哈爾濱光宇科技集團(01043.HK)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軟包鋰離子電池收入1.14億元,2011年2.5億元,2012年收入將達到4.5億元。這兩家公司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大幅增長,正反應了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高速發展。

方形電池由于主要是給山寨手機供貨,受到智能手機的沖擊,市場有所萎縮;從方形電池龍頭企業深圳比克看,2012年第二季度營業收入3278萬美元(約合2.07億人民幣),同比下滑29.82%;另一方形電池傳統制造商深圳銀思奇在市場變化與企業內部管理的互相作用下,轟然倒下。
圓柱電池標準化程度高,應用領域廣,發展情況比較平穩。
新能源汽車市場
從2012年1-6月份下游需求情況看,我國鋰離子電池仍然是以手機電池、消費類電子產品電池、筆記本電腦電池為主,需求量占鋰離子電池總需求量80%;而曾經被政府、投資者、科研人員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僅占2%,電動自行車占2%,電動工具占3%,礦燈、玩具等其他需求占13%(圖6).

上半年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出臺了《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2012-2020)、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船稅,提出了“到2015年,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動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動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500萬輛”的宏偉目標。
可現實卻是異常的殘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2年1至5月,國內主要生產廠商共銷售新能源車型3784輛,圖6:我國鋰離子電池終端需求情況(%)圖7:我國2011年11月-2012年5月新能源汽車銷售情況(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970輛,混合動力汽車1814輛。5月份主要生產廠家共銷售新能源汽車822輛,其中純電動汽車403輛,混合動力汽車419輛(圖7).

中國號稱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家超過100家,意味著1-5月份平均每家生產4輛新能源汽車,實際上只有比亞迪、奇瑞、眾泰、安凱、五洲龍等廠家實現批量生產,其他廠家基本屬于概念或者因為市場反應不理想而“雪藏”了新能源汽車車型。
高工鋰電研究所調研了一批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大部分產能利用率不高,而他們對于未來的純電動汽車市場愈發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