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鉛超標事件拉開鉛酸蓄電池產業調整的序幕。在對現有企業提出環保標準要求之后,產業準入條件又將調整產業結構問題再一次擺在世人面前。這關乎到鉛酸蓄電池企業命運環保和龐大的市場需求如何統一的問題,鉛酸蓄電池產業的“關”和“管”之間的平衡,考驗著調控者的智慧。
2011年5月3日,浙江電視臺民生休閑頻道《1818黃金眼》對德清縣浙江海久電池股份有限公司附近部分兒童血鉛檢測超標情況進行了報道。這則報道拉開了2011年鉛酸蓄電池整頓的序幕,環保部和工信部等部委開展一系列環保整肅行動,將有逾八成鉛酸蓄電池企業取締或關停。
“《鉛酸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下稱《準入條件》)很快將出臺,這將再次調整中國鉛酸蓄電池行業的產業結構。2013年以來,產能達不到要求的必須要退出這個行業了。”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理事長韓作樑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
發展迅猛亟待規范
“在中國,鉛酸蓄電池的一個主要市場就是電動自行車市場,盡管已經出現使用鋰電池的電動自行車,但使用鉛酸蓄電池的電動自行車依然是市場的主流。”韓作樑對記者說。
1998年,電動自行車市場保有量才6萬輛左右,但截至2011年已經是1.5億輛以上,最高年生產量近3000萬輛,這就意味著鉛酸蓄電池的年產量也在2000萬塊以上。這個數字讓其他電池望塵莫及。這也造成了鉛酸蓄電池產業出現“野蠻生長”。韓作樑理事長說,環保風暴前,多數不規范企業的產品直接賣給了電動自行車企業或走向了龐大的替換市場。
據記者了解,環保風暴前,國內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已經超過3000家,取得國家生產許可的企業只有1100多家,半數以上企業都未獲得許可證,達不到環保生產要求。
一些企業的不規范,使得鉛酸蓄電池“惡名”在外。如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的兒童血鉛超標事件,調查結果為當地電源廠污染所致,其中環境咨詢有限公司環評弄虛作假。
據浙江省環保廳有關人士向記者透露,引發“環保風暴”的德清縣血鉛事件,是一起企業惡意超標違法排污、環評單位評價嚴重失實、鎮政府未實現搬遷承諾、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敏感性不強、突發事件應對不力造成的突發環境事件。
有媒體統計,從2008年年底至今的“血鉛事件”,記者發現,這些事件中多數是因為鉛開采和冶煉企業的環保問題導致,電池制造企業只占有少部分。
整頓利好大企業
“在2011的‘環保風暴’中,大企業是最大的受益者。”韓作樑理事長對記者說,一是環保不達標和沒有能力進行技術改造小企業被關停后,讓出了很大的市場空間,加上近幾年鉛酸蓄電池的每年近20%的增長幅度,增量市場和存量市場都被大企業占有,像天能和超威去年賺的是盆滿缽滿。二是環保風暴促使大企業完成了新一輪的產業布局,F在是大企業完全占了主導地位,主流市場完全被大企業控制。
韓作樑說,《準入條件》很快就要推出,推出之后,會對鉛酸蓄電池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發展指明方向,尤其對極板生產企業的規模會進行限制,以后專門生產商品極板的企業達不到要求的也要被淘汰。
韓作樑說,剛開始有些企業雖然受到些影響,但他們能迅速調整戰略,比如超威在山東的工廠都停了很長時間,而從去年的報表上看,業績都非常不錯。駱駝股份2011年營業收入為30.7億元,同比增長17%;超威動力2011年營業收入為49.32億元,同比增長52.9%。
鉛酸蓄電池產業亟須政府支持
“鉛酸蓄電池技術還有很大的技術提升空間,比如怎么樣用鉛最少,重量最輕,且壽命更長。”韓作樑表示,中國工程院楊裕生院士一直在做這個工作,曾經建議相關政府部門重視鉛酸蓄電池的應用。
“鉛酸蓄電池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完全可以有效控制。”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鉛酸蓄電池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徐紅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美國鉛酸蓄電池的用鉛量約占全國用鉛總量的95%。由于法規健全和有效的管理,鉛酸蓄電池生產造成的鉛排放僅占總排放量的1.5%。2008年,美國政府已將鉛酸蓄電池生產從主要鉛污染源中排除。
韓作樑介紹,中國鉛酸蓄電池行業的多數產品質量基本上與國際同類產品處于同一層次,特別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電動自行車等動力電池,已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中國的鉛酸蓄電池的技術和國外相比還是有差距的。”韓作樑說,國內政府部門對鉛酸蓄電池的研發根本不重視,政策和資金上都沒有支持。企業規范之后,生產過程的環境污染基本上控制住了,現在企業對研發的重視程度還是比較高的。“作為一個品牌,技術研發是企業必須要做的事情。”
實際上在國外,政府一直很支持鉛酸蓄電池的科技創新。奧巴馬政府曾經制定了一個新能源發展規劃,其中的15億美元則是給了鉛酸蓄電池的研發。
浙江天能電池的張松平副總經理曾對媒體表示,同國外先進的鉛酸蓄電池技術相比,國內鉛酸蓄電池行業的技術研發進程每每總被環保問題卡殼。張松平對這種因噎廢食的做法深感惋惜。此消彼長之際,中國鉛酸蓄電池的研發已與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產生了很大差距,目前部分高端應用市場已被國外產品所壟斷,長此以往,中國鉛酸蓄電池市場將面臨被蠶食的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