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鉛酸蓄電池行業經歷的環保專項檢查,到2012年工信部為電池行業制定《電池行業清潔生產實施方案》,再到工信部下達“十二五”期間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我國對鉛酸蓄電池行業環保的要求越來越嚴格,行業標準及規定越來越多。2012年隨著各項政策的實施,鉛酸蓄電池行業將受到多重洗禮,其中清潔生產是主題。
“環保風暴”仍將持續
2011年,鉛酸蓄電池行業進行了專項環保檢查,國內八成以上企業因此而停產,關閉環保不達標的電池企業的步伐也在加快。2011年7月,環保部明確規定,抓環保生產要堅持不懈,今后每年的6月和11月,定期更新各地鉛酸蓄電池企業的生產信息。
2011年末,工信部為貫徹落實《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編制了《電池行業清潔生產實施方案》,為鉛酸蓄電池行業清潔生產做出了明確規定:到2012年底,從事涉重金屬電池的生產企業將完成一輪清潔生產審核,并實施審核報告中提出的技術改造方案。同時,工信部還將全面實施電池回收政策,把住廢舊電池造成污染的環節。
除此之外,工信部針對鉛酸蓄電池行業首次增加了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對鉛酸蓄電池行業設定的2012年淘汰任務為746萬千伏安時。由此可以看出,國家對于重金屬污染防治的決心;而對于鉛酸蓄電池行業來說,2012年大批中小企業將關停,兼并重組、技術設備更新換代將不可避免。
盡管針對鉛酸蓄電池行業整頓的力度在加大,2011年我國鉛酸蓄電池總產量仍在增加。據相關機構統計,2011年1~12月,全國鉛酸蓄電池的產量達到1.4億千伏安時,同比增長3.31 %;其中2011年12月,生產鉛酸蓄電池1310萬千伏安時,同比下降0.35 %。從各省市的產量來看,2011年1~12月,浙江省鉛酸蓄電池的產量達到2662.9萬千伏安時,同比下降7.80 %,占全國總產量的18.71 %;緊隨其后的是江蘇、河北和廣東,分別占總產量的12.76%、12.61%和12.41 %。
中國是鉛酸蓄電池王國
自加入WTO以來,隨著國家相關產業的拉動及國際電池生產廠商在華投資的增多,中國鉛酸蓄電池產業發展快,年增長速度超過30%以上。同時隨著國際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中國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鉛酸蓄電池出口國。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鉛酸蓄電池技術與國際水平差距不明顯,汽車電池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動力用、電動自行車用電池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免維護和密封蓄電池技術進步取得了巨大成就,使鉛酸蓄電池不僅在交通運輸、軍事國防等傳統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而且被廣泛應用于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通信電源、電力變配電系統、鐵路、船舶通訊、照明電源、UPS電源中。技術進步推動了鉛酸蓄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其成為新興的朝陽產業之一。但是由于鉛酸蓄電池主要原材料——鉛的價格大幅度增長,并持續保持高價位運行,鉛酸蓄電池的行業利潤呈下降趨勢。
近年來,隨著我國鉛酸蓄電池企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自主創新,鉛酸蓄電池的生產方式及工藝不斷完善,制造水平不斷提升,電池比能量、循環壽命、性能一致性、使用安全性和環保性不斷提高。隨著電動自行車蓄電池等動力電源的發展,高溫固化技術發展較快。業界一般認為,高溫固化可以提高蓄電池的壽命。近年來,負極添加劑及配比也積累了大量參數,并找出了一些有規律的經驗。但是國內企業對于其他先進技術,如卷繞式電池、雙極式、薄型極板等,還處于研究階段,沒有形成批量生產。
我國鉛酸蓄電池行業近幾年的總體技術發展路線是電池結構改進及電池型號開發。而國外技術則主要涉及薄型極板雙極式鉛電池、使用模塊結構的密封電池和膠體電解液鉛電池。因此,我們的專利技術與國外還有一定差距。
不達標企業淘汰出局
近些年,鉛酸蓄電池行業不斷爆出嚴重的污染事件,說明鉛酸蓄電池行業散、亂、差的情況相當嚴重。加之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監管不力,企業對“血鉛”問題并不重視,或環保投入不足,或環保設施管理不善,且一些問題在暴露伊始即被隱瞞,或被“公關”。直到該行業造成的污染問題集中式爆發,所謂“紙終究包不住火”。說明一個事實:這個行業再也不能照現狀維持下去了。
有專家評價對鉛酸蓄電池行業進行的專項整頓,無論從環保角度考量,還是從產業角度觀察,一大批環保不達標的鉛酸蓄電池企業被關停,都是值得稱許之事。盡管短期內,由于不少企業退出市場,或許會對供需關系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從長遠角度來看,這樣的帶有強制性意味的整頓行為,就整體經濟、社會效益而言,其好處都較為明顯。
目前,國內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已經超過3000家,但真正拿到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只有1100多家,超過60%的企業都未獲得許可證,達不到清潔生產的要求。即便是那些拿到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也存在著很多污染隱患。造成鉛酸蓄電池行業不規范發展的背后推手是地方GDP指標的增長。
環保與發展之間需要合理的平衡,這是一個淺顯的常識。如果單靠市場自身力量來調節不如人意的話,政府監管之手自然要加上一把力。根據工信部即將出臺的《鉛酸蓄電池準入條例》,未來3年該行業將有一半落后產能面臨淘汰,最終全國鉛酸蓄電池企業總量不會超過500家。而且“準入條例”的限制不僅限于環保問題,還規定產能達不到30萬千伏安時的企業將被淘汰。按照這個要求,全國3000多家鉛酸蓄電池廠至少有1000家企業達不到這個產能標準。業內專家指出,應該更多地鼓勵技術創新和兼并重組。將大量不規范的企業淘汰出局,給認真負責的企業留下整合機會。“其實,對那些環保不達標的鉛酸蓄電池企業,根本談不上淘汰,而是壓根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存在。”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鉛酸蓄電池分會理事長范廣雨在向記者談及“血鉛超標”事件時指出,這類企業早就應該取締了,“這些企業賺了1元錢,政府花10元錢也無法彌補其造成的環境損失。”
鉛酸蓄電池無法被取代
當前,鉛酸蓄電池作為電動汽車和電動自行車的主要能源,由于成本低、技術成熟,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目前銷售額仍居各類電池之首,產量超過電池生產總量的60%,在內燃機啟動、儲能、動力等應用領域,在未來很長的時間里無法被取代。隨著鉛酸蓄電池技術的不斷發展,產品日臻成熟,啟動電池結構逐步優化升級,免維護蓄電池廣泛使用,閥控電池、膠體電池等作為備用電源、大型儲備電源的核心部件,其生產仍然是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性產業。而由于技術水平和工業裝備的持續改進,鉛酸蓄電池生產過程中的鉛污染已可以有效控制。
據了解,美國鉛酸蓄電池的用鉛量占全國用鉛總量的95%以上,但其造成的鉛排放僅占其總排放量的1.5%。根據統計,鉛酸蓄電池行業所產生的鉛污染已遠遠小于航空工業、煉鋼和鍋爐加熱、發電等行業。鉛酸蓄電池在使用過程中已不會產生鉛污染,而制造環節控制鉛污染也是可以做到的。2008年,美國政府將鉛酸蓄電池生產從主要鉛污染源中排除。美國總統奧巴馬曾對外界宣布,用24億美元支持48個項目,用于下一代電池和電動汽車的研制與生產,其中就包含6680萬美元支持鉛酸蓄電池項目。
在中國,鉛酸蓄電池的生產技術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企業曾獲得環境保護部授予的“國家環境友好企業”稱號。浙江省蓄電池行業協會秘書長姚令春對記者表示:“鉛酸蓄電池行業的污染是可控的,也并非是要被淘汰的行業。”在他看來,當前還沒有一種其他電池能夠在經濟性和效率方面完全取代鉛酸蓄電池,“相信經過整頓和嚴格準入,這個行業會重新步入正軌。只有污染的企業,沒有污染的行業。鉛酸蓄電池行業污染的禍根在中小企業。”
根據相關規定,鉛酸蓄電池環保要求有三個方面:一是必須具備廢水的中和、鉛塵鉛煙收集凈化系統;二是對外排放的廢水及廢氣的含酸、含鉛指標要達標;三是作業人員的勞動保護及職業病的防治防護應符合要求。
未來,鉛酸蓄電池的重點發展方向為閥控式密封、膠體、卷繞式、雙極性、超級電池、鉛碳電池等新型鉛酸蓄電池,其安全性、比功率、比能量及使用壽命將會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