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手掌大小的一塊太陽能電池片,正在為一個新興產業的壯大,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在宜都,隨著一批重點項目的開工和投產,太陽能光伏這一朝陽產業,帶動了當地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科學發展。
日前,東陽光公司年產十萬噸高純硅項目,在宜都破土動工,標志著這家落戶宜都十二年的企業,開始進軍太陽能光伏產業。
宜都東陽光公司辦公室主任 郭軍:“最終打造十萬噸高純硅,五萬噸的多晶硅,一萬噸的單晶硅,形成一個完整的太陽能產業鏈。”
高純硅、多晶硅,是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的上游產品,東陽光新項目的開工,讓同在宜都的九州方園新能源公司感到振奮。這家生產太陽能電池產品的企業全部達產后,每年需要使用8000噸多晶硅,今后就可以在東陽光公司就近采購,便于企業更好的控制生產成本。
九州方園新能源公司董事長 張崇超:“直接影響到光伏發電成本的下降,現在多晶硅材料是20萬一噸,如果它降到15萬,五年以后光伏發電電價跟煤發電電價是相同,運用光伏電站的用電就很普及了。”
上游產品源源而至、上下游產業鏈有效對接,看到企業抱團發展的美好前景,九州方園新能源公司加快技術創新步伐,搶占市場的信心和實力更足了。如今在九州方園新能源公司,平均每分鐘,就有14片太陽能電池片誕生,每周生產40多萬片電池片,出口到歐洲、中東地區。
九州方圓公司生產部單晶一廠廠長 詹文平:“目前我們公司生產的太陽能電池片,能把18.7%的太陽光轉換成電能,這個技術目前在國內和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這也造就了我們公司今年的生產訂單源源不斷。”
有了像東陽光、九州方圓這樣的重點企業強力支撐,太陽能光伏產業在宜都正日益發展壯大。到“十二五”期末,宜都市太陽能光伏產業年產值,將突破300億元,占當地工業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宜都也將成為國內最具規模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
宜都市委書記 莊光明:“太陽能光伏產業它每年都有很多技術上的提升,我們在引進這些項目的時候,瞄準的是實力很強的企業、產品,盯住的是這個行業里面技術水平最高的團隊,所以我們講宜都跨越發展,轉型發展是必由之路,抓好光伏產業是我們這幾年的一個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