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交會上,外國采購商在同中國太陽能發電廠商交談
美國憑「雙反」案,向中國相關企業征收高昂反傾銷稅率,隨后全球光伏應用最大市場歐盟也展開反傾銷調查,陰影籠罩廣交會光伏企業,業界預計未來中國光伏企業將有九成被淘汰,不過,也有中國光伏企業透露,將透過拓寬產業線和開發國內光伏市場以尋求生存之路。
美國市場已經關大門
在廣交會開幕前,美國商務部做出針對中國光伏產業的反傾銷終審判決,認定中國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并設定了18.32%至249.96%的最終反傾銷稅率,以及14.78%至15.97%的最終反補貼稅率。
索日新能市場部經理曲強在廣交會上對記者表示,中國光伏產品在海外主要靠低價質優搶市場,美國「雙反」之后,中國產品價格已經高于歐美同行,美國此舉意味著其市場大門已經關閉。
作為中國光伏企業中的第二梯隊,索日新能由于訂單減少,公司已將原來的八條生產線縮減至三條。
緊隨美國步伐,歐盟也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涉案逾200億美元,是迄今對中國最大的貿易訴訟。目前,歐盟已公布反傾銷立案的中國應訴企業名單。
中國光伏企業普遍預計,如果這兩個市場同時關閉,預計九成以上的中國光伏企業將徹底出局。
中國光伏企業在新興市場的處境同樣不容樂觀,印度反傾銷局日前發布公告稱,該局收到其國內企業申請,要求對原產于馬來西亞、美國、中國大陸和中國臺北,或從上述國家和地區出口的太陽能電池組件或部分組件進行反傾銷調查,這對于中國光伏企業而言無疑雪上加霜。
高能電氣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葉玲瓊對記者表示,「原來還報了名打算去印度太陽能展會,但如今已經沒有去的必要了。」
國內市場成生存關鍵
為在未來的光伏產業全球競爭中贏得生存空間,中國光伏企業開始了產品轉型和國內市場開發新戰略。江蘇輝倫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海外事業二部總經理耿耿透露,面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打壓,公司已率先進行產業線的拓展,從面板向光伏產業模塊和相關配套產品延伸,求產品差異化發展之路。
此外,江蘇輝倫還適時啟動了國內市場行動,耿耿介紹說,對于僅有400兆瓦的產能,公司國內市場已經占到80兆瓦,并著重開發東部沿海地區屋頂電站、地面電站的需求,滿足中國東部地區缺電巨大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