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兩大行業巨頭天能動力(00819.HK)和超威動力(00951.HK)挑起價格戰,身陷產能過剩的中國鉛蓄電池行業已經失控。
2012年上半年,工信部頒布了《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量痰臏嗜霔l件意在淘汰落后產能、規避產能過剩僵局。然而,兩大鉛蓄電池巨頭超威動力、天能動力卻無視政府基于全行業的治理意圖,陷入產能擴張的狂歡。
隨著產能過剩的進一步加劇,兩大鉛蓄電池巨頭超威動力、天能動力又挑起了價格戰,讓整個鉛蓄電池行業陷入了零利潤的產能過剩泥淖之中。
“無論是真刀明槍的價格戰,還是通過促銷手段上演變相價格戰,在行業整體性產能過剩的背景下,都不能真正解決整個行業的難題。”行業人士介紹,超威動力和天能動力兩大企業在內的行業巨頭們仍在大規模產能擴張,個中原因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惡意挑起價格戰
兩大巨頭的惡意競爭,直接導致了鉛蓄電池市場的價格大戰。
2012年4月份開始,為拉動銷售,天能動力率先降價,超威動力也接著降價。隨后大量中小企業被紛紛卷入,整個鉛蓄動力電池原有的價格體系迅速打破,整個行業陷入價格戰的惡性循環中。
7月份,超威動力連同行業部分中小企業進行價格上調,試圖回升盈利水平,但由于行業整體產能過剩和行業各大企業缺乏統一性,沒能阻止步伐。自此,鉛蓄電池行業進入混亂無序的發展階段。
到2012年8、9月份,每只電池價格比年初下降了10%以上,以一只48V12AH電池為例,目前國內市場的價格為:一線品牌超威電池、天能電池在每組410元左右,二線品牌為350到380元之間,三線品牌為340元左右;而2012年初時一線品牌可以賣到460元左右,二三線品牌也可以賣到近400元每組。
專業人士分析,進入第四季度,兩大巨頭為搶占市場份額勢必還會加大促銷力度,中小企業還會跟進,價格會進一步拉低,鉛蓄電池企業可能會進入很長一段時間的零利潤時期,預示著經歷了十年快速發展的鉛蓄電池行業面臨真正的“嚴冬”。
瑞達期貨研究院謝季軻分析,9月鉛蓄電池旺季已結束,對鉛蓄電池上市企業的財務分析可發現,上半年8家鉛蓄電池企業存貨高達49.43億,而其上半年凈利總和僅為10.67億元,存貨相當于凈利的4.65倍。謝季軻指出,下半年鉛蓄電池企業去庫存壓力仍然很大。不排除由于庫存過大,而鉛蓄電池龍頭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還將主導新一輪價格戰。
產能過剩罪魁禍首
從2011年5月份,由國家9部委發起的全國性蓄電池行業大整治,希望對鉛酸電池行業進行規范與整合;2012年上半年,工信部頒布了《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
“《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規定嚴格,甚至可以用苛刻來形容。”行業人士評價,苛刻的準入條件意在淘汰落后產能、規避產能過剩僵局。
然而,兩大鉛蓄電池巨頭超威動力、天能動力卻無視政府基于全行業的治理意圖,陷入產能擴張的狂歡。前述行業人士稱,政府整治鉛蓄電池行業的決心與行動,卻被市場迅速打敗。
據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12年前兩月鉛酸電池產量為2255萬千伏安時,較2011年同期又增加約37萬千伏安時。經過環保整治后,原有的2000多家蓄電池企業現在壓縮到了近300家,但是存活下來的大企業產能迅速擴張,普遍增長近一倍。消息人士透露,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超威動力和天能動力這兩大行業巨頭,他們都在大規模增加產能,且這種產能擴張仍在繼續。
產能過剩的最直接表象就是2012年沒有出現銷售“旺季”的現象。按照行業慣例,每年春節后和7、8、9三個月都是蓄電池的銷售旺季,但2012年市場銷售一直處于“旺季不旺”的現象,而且有繼續走弱的勢頭。
行業人士認為,導致政府治理失敗、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的根本原因就是兩大行業巨頭超威動力、天能動力的惡意所為。
“更讓人氣憤的是,天能動力一直以來以行業領袖自居,多次公開表示不打價格戰、不破壞市場良性發展,”前述消息人士認為,鉛蓄電池行業“嚴冬”近在眼前,無論是真刀明槍的價格戰,還是通過促銷手段上演變相價格戰,在行業整體性產能過剩的背景下,都不能真正解決整個行業的難題。
他進一步分析認為,超威動力和天能動力的行為,就是整個行業產能過剩、無序發展的罪魁禍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