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化部件同樣重要通常人們說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包括電池、電機和控制系統,但一般人們說的比較多的都是動力電池,其實電機和控制器同樣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林程分析了當前多數電動汽車產品在電動化部件結構的布局特點,他認為行業目前基本上還停留在從傳統汽車改裝的初級發展階段,很多產品都只是把傳統部分的發動機換成動力電池和驅動電機。而根據他的研究,多電機協調驅動控制具有提高驅動效率,易于實現整車的主動安全控制,實現空間的合理布置,是電動汽車必然的發展方向。他說:“功率密度高大于2.5kW/kg的永磁同步電機,系統效率高,響應速度快,今后將會得到大量的應用。”
在電驅動部件方面,林程認為,要重點開發可靠、完善的高效電動化部件、高效高能量密度的一體化電驅動系統產品,包括電動氣泵/真空泵、電動油泵、電動空調等等,實現轉向/制動助力系統的獨立電控甚至電動,提高能量使用效率。
以車用電動變頻空調技術為例,空調的能耗占到整車能耗的1/3,傳統車用空調壓縮機與發動機皮帶連接,受發動機工況影響大。林程表示,采用新型的電動空調技術,能夠達到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與同等規格車用傳統空調相比,節能15%左右,噪音低5db。而且,新型電動變頻空調采用電驅動渦旋壓縮機還解決了制冷劑泄露的問題。
此外,電池箱系統也是亟需關注和提高的一個部件。電動汽車的安全隱患一般都表現在動力電池上,因此電池箱系統同樣不可忽視。林程認為:電池箱系統必須具備防塵、防水、防火、熱管理和對車體絕緣等關鍵技術,要安裝獨立報警系統;對于支持快速更換的電池箱系統,應事先做好標準化和系列化設計,要能實現浮動定位、自動快速插接,并能在更換過程中實現動力線、通訊線同步自動插接。
按照甄子健的預計,到2015年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將突破百萬輛級,到2020年將突破千萬輛級。未來,電動汽車的各個關鍵部件均面臨著較大的發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