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電池成本納入電動汽車發展思路
來源:上海證券報 日期:2011-9-23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22日,在國家電網舉辦的“2011智能電網國際論壇”媒體座談會上,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電工與新材料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來小康表示,逐步降低電池成本將成電動汽車發展的思路之一,預計未來十年內動力電池價格可降到現在的三分之一。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11-2020)》草案雖早已上報國家主管部門,但獲批時間仍未有確切消息。這份由工信部牽頭、廣泛征集各方面意見的《規劃》遲遲未能出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技術路線的分歧和未來保有量的預測上。
來小康對媒體介紹了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與智能電網建設的雙向驅動關系。他告訴記者,“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會有力驅動智能電網的建設,而智能電網的全面建設也將為電動汽車的充換電設施提供極大保障。”
然而,這種雙向驅動關系正是上述《規劃》遲遲未能出臺的主因之一。記者從新能源汽車業內人士處得知,是先生產出上規模的純電動汽車還是先建好完善的充換電站一直在業內廣受爭議,而《規劃》對未來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預測也因此困難重重。
盡管這種“雞和蛋”先后關系的博弈還在繼續,但來小康對記者表示,“國家電網將配合科技部此前制定的”百城千輛“路線,保證充換電設施的建設比汽車發展路線”適度超前“。”這意味著,雖然未來幾年充換電站數量規模尚未敲定,但已建成數目肯定能滿足電動汽車的充換電需求。
“電動汽車普通電池一次充滿電的續航里程大約在60-150公里,由于一輛車的電池壽命是有限的,雖然在購車時能享受較大的國家補貼,但更換電池的巨大代價往往讓消費者難以接受,因為一塊電池的價格往往占到售價的百分之四十之多。”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這意味著目前還是動力電池技術突破、壽命延長比較困難的時期。來小康表示,我國將制定政策計劃未來十年內動力電池價格下降到現在的三分之一。
上一篇: 張進華:燃料電池技術作為戰略儲備應持續予以支持
下一篇: 沒有了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文章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