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豐田汽車公司技術管理本部副本部長吉貴寬良在天津出席國際汽車論壇時對媒體表示,豐田公司正考慮加快在華新能源汽車的步伐,具體表現為,公司打算把混合動力汽車的關鍵部件———電池及電機兩大系統引入中國,進行國產化生產。
這一積極表態立刻引來眾人矚目,這將是日本汽車公司首次在海外生產混合動力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到目前為止,豐田全球銷售的混合動力汽車電池系統都來自其與松下在日本本土建立的合資廠。
成本高企造成售價高企
記者了解到,目前,豐田全球銷售的混合動力汽車電池均來自其與松下電器以6:4的投資比例建立的一家工廠。除這家名為PanasonicEVEnergyCo的公司外,豐田汽車在日本本土之外并無電池工廠。作為一家崇尚“自主研發”的企業,豐田汽車也從未與其他企業就電池開發、生產簽訂過任何的合作協議。
豐田相關人士表示,以普銳斯為例,這款曾短暫在華銷售的全球混合動力新銳車型,除玻璃外,幾乎全部組件均通過進口的方式,國產化率非常低,“成本高企造成了售價高企 ,最終市場接受度也比較低。”該人士稱,“我們考慮將電池及電機等核心部件拿到中國來生產,將新能源汽車成本降下來。”
考慮到以豐田為首的日本企業從未將核心部件導入國內生產,豐田汽車此次表態被解讀為“豐田汽車對中國市場之重視及想要開拓中國市場的決心”。
有關數據顯示,2008年,豐田汽車以10 .3%的占有率成為中國市場排名第二的汽車廠家,2011年降至第5位 ,在中國市場所占的市場份額僅為5 .7%。此外,豐田混合動力汽車2010年全球的銷售量為69萬輛,增至過去5年內銷售總量的3倍,而在中國市場上卻一直處于月銷量不足千臺的低迷狀態。
國產化進程加快
對于豐田將以何種形式導入電池及電機的生產,豐田汽車官方稱,是否像大眾汽車動力總成項目一樣,成立新的合資公司進行生產,“還在研討之中”。消息人士稱,豐田汽車打算與中國一汽集團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進行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的生產,而其在華合資廠一汽豐田新一代普銳斯的生產計劃也將隨之做出調整。
消息人士透露,豐田汽車已從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拿到了生產新型普銳斯的許可,這款車型將于2012年年初上市銷售。
與大眾汽車等今年以來先后發布聲明稱將“支持合資廠電動車開發”不同,豐田有望成為第一家將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導入中國的外資品牌,而這也是豐田首次在日本本土以外建廠生產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
去年11月,豐田汽車與天津市政府達成協議,在天津汽車技術中心對插電式混合動力普銳斯進行為期一年的行駛試驗;豐田同時還計劃明年在華開展純電動車的道路行駛試驗。
在談到豐田車型的導入及未來五年的規劃時,廣汽集團董事、常務副總經理袁仲榮對記者表示,“從根本上講,新能源是個成本導向重于政策導向的問題”,豐田的技術儲備非常充足,與在華企業未來五年就導入商品、生產規模的探討也是早已落定,然而“我們還是常常說‘擇機’這個詞,原因是先鋒不見得是成功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