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電池回收應該實行產業化
來源:中國網 日期:2011-2-28 作者: 點擊:
一節一號干電池就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無法飲用,這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而隨著電池在人們生活中的廣泛使用,廢舊電池造成的污染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青島市政協委員亓蓉建議,廢舊電池回收應該規;、產業化。
亓蓉指出,目前人們對于廢舊電池的污染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再就是廢電池治理缺乏嚴格的法規約束機制,盡管我國曾在1995年10月就通過了《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但是執行情況還不是很樂觀。2008年2月實施的《電子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辦法》,將拆解利用處置電子廢棄物的活動納入法制化軌道,但此辦法只是對電子廢棄物的末端進行了管理,也沒有從生產、銷售、消費等環節上規定治理所應承擔的義務。目前,專業的、能夠批量處理廢電池的企業鳳毛麟角,因此收集的大量廢電池只能采取堆放的辦法。
對此,亓蓉建議應該建立政府、生產者、消費者責任分擔制度。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對電池生產企業征收環境治理稅,對回收和處理環節給予補貼,并對回收、處理企業給予稅收、資金、土地等方面支持,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扶持產業發展。逐步建成布局合理的廢電池回收中心,形成對生產、收集、儲存、處理以及再利用的全過程科學監控體系,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應交納一定的回收費用,或建立回收獎勵制度,獎勵市民回收電子產品,并對隨意拋棄廢電池行為進行處罰。
上一篇: 廢舊電池回收機構難尋
下一篇: 沒有了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文章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