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湖州市德清縣海久電池公司因環境污染引發部分企業職工和周邊村民血鉛超標,浙江省隨即啟動了蓄電池行業執法大檢查,對全省登記在冊的所有273家蓄電池企業進行了地毯式排查,200余家蓄電池企業停產整治。時隔半年,被關停的蓄電池企業命運如何?今天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湖州市練市工業園區的浙江恒基光伏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訪。
該公司的前身是浙江恒基電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在蓄電池生產過程中有過輝煌,曾獲得首批蓄電池生產許可證,成為浙江省電池行業協會的副會長單位,其產品先后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等榮譽稱號,并成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擁有15項國家專利,承擔過17項國家級科研項目。
2007年,以生產蓄電池為主業的恒基公司也透露了擴大生產規模的意向。隨著全社會對重金屬污染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湖州市環保局幫助企業分析發展鉛蓄電池生產的制約因素,積極引導恒基轉型升級涉足光伏產業。在環保部門的引導下,恒基公司管理處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作出了逐步淘汰原有蓄電池落后生產能力,發展光伏太陽能電池的重要決定,并成功組建了浙江恒基光伏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從事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發電系統工程設計、研發、制造、銷售、安裝、技術服務。
2011年5月,結合湖州市開展的全市鉛蓄電池行業的專項整治,湖州市環保局下發了對恒基公司鉛蓄電池生產線進行停產的決定。恒基公司管理層痛下決心徹底淘汰了2004年從意大利進口的一套價值3600萬的鉛蓄電池生產線,拆除極板生產設備和組裝生產設備60臺,淘汰了年產25萬KVAH的蓄電池生產能力。“幾千萬的設備變成了幾十萬的廢鐵,為了轉型升級,恒基做到了壯士斷腕。”公司副總施泉兵如是說。
一個月后,恒基公司變更營業執照經營范圍,正式從傳統的蓄電池行業生產華麗轉身,開始從事新興的太陽能光伏行業。目前,該公司已形成年產太陽能電池組件200MW和100MW電池片項目,年產225MW電池片及200MW電池組件生產線也正在抓緊建設中。
今年,恒基公司產品銷售占湖州全市光伏企業的50%,產品出口占全市光伏企業出口的60%,被確定為湖州市光伏新能源龍頭企業。同時,該公司在練市鎮工業功能區新增用地200余畝,建設科技研發中心、高性能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等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