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與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日前聯合發布的“2011年11月中國電池行業發展情況報告”顯示,中輕電池利潤景氣指數繼續下滑,已從“趨冷”區跌入“過冷”提示區。業內人士指出,電池行業景氣的真正回升還有待來年。
報告顯示,11月份中輕電池景氣指數為89.45,比10月的84.95有所好轉,但仍繼續停留在“趨冷”提示區。其中,產值景氣指數由10月的80.05上升至90.87,回到“穩定”提示區;銷售產值景氣指數由10月的78.23上升至90.43,指數也由“過冷”回歸“穩定”;出口景氣指數為68.18,繼續在“過冷”提示區;資產景氣指數為117.0,在連續9個月 “過熱”后,首進“趨熱”區間。
值得注意的是,對企業發展最為關鍵的利潤景氣指數卻繼續下滑至77.51,從“趨冷”區跌入“過冷”提示區,這意味著電池企業也不得不在本輪經濟“寒冬”中苦熬。
“未來隨美國信貸危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蔓延,世界經濟存在繼續下滑的危險,電池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國內信貸緊縮、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已使電池生產成本大幅上漲;與此同時,重金屬污染治理、淘汰落后產能等措施的逐步到位等諸多因素導致電池行業增速放緩。”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有關專家預計,到年底中輕電池景氣指數都將在“穩定”與“趨冷”區塊之內游走。
一位鉛酸蓄電池行業人士則告訴本報記者,冬季一直是電動自行車傳統的銷售淡季,淡季因素會拖累電池的銷量和價格。另一方面,電動自行車電池的價格與鉛價也有一定關聯。如果鉛價跌了很多,經銷商會希望電池價格降下來;而如果鉛價漲,電池出廠價肯定也會漲。
相對而言,通信電池與鉛價的關聯度更高。“通常,鉛的成本占到電池成本的60%。在通信電池行業,鉛價與電池價格是掛鉤的。”上述人士說。
目前因鉛價下跌,電池價格也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