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的生產廠家一般都擁有制造電芯和電池(業內俗稱PACK)的能力,屬于鋰電產業鏈的中游,相對來說,這是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據日本IIT2007年提供的預測數據,從2006~2016年,鋰電池市場將保持12% 的年均增長率。
國內外涉足該領域的企業眾多,產業主要分布在日本、韓國、中國和臺灣地區,其中大廠競爭優勢明顯,行業地位很難撼動,行業領頭企業是索尼、三洋、三星、 LG化學,而國內的鋰電巨頭是深圳比亞迪、東莞ATL新能源、深圳比克和天津力神,這幾家公司的鋰電不論是需求量還是質量都可以躋身國際市場。國內一些規模比較大的鋰電池生產企業還有華粵寶、TCL、邦凱、光宇等。
比亞迪電池主要是手機電池業務,客戶包括各大國際著名手機公司,如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電子等,比亞迪的鋰電池尚不能進入圓柱型鋰電(筆記本)市場,汽車動力型鋰電池已進入實際應用階段。ATL新能源主要從事聚合物電池和圓柱形電池的生產,在日本TDK收購該公司之后,其業務發展更加迅速,而且進入了日本高端市場。比克公司依靠資本運作,2006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目前已經基本放棄了低端鋼殼電池的生產,主要以鋁殼電池為主,客戶為國內品牌手機廠商,另外該公司成套引進了圓柱型電池的自動生產線,主要目標客戶是臺灣筆記本電池生產商(電池組裝),其產品暫時還沒進入國際品牌筆記本電腦廠。力神公司成套引進日本設備,目前主要的國際客戶是摩托羅拉,雖然該公司投入巨大,但因體制原因,發展速度一直不快。國內鈷酸鋰電池的高端市場基本被這四家公司壟斷,其他公司只能在中低端競爭。
珠三角是國內鋰電池廠家比較集中的地方,除了這幾家鋰電巨頭,還有數量眾多的中小規模廠家。這主要是因為珠三角是世界上重要的電子產品和消費類數碼產品生產基地,而消費類數碼產品對鋰電池的需求巨大,所以作為數碼產品的零部件供應商,最近3、4年冒出了幾百家大大小小的鋰電池電芯或者PACK廠家,這些廠家因為資金、設備、技術和管理的原因,產品的容量和穩定性還不能和四大領頭企業競爭,所以只能主攻低端市場,這也使得鋰電行業的低端競爭空前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