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汽車和機電行業的各大企業相繼研發出可大幅提升蓄電池性能的新技術:豐田汽車研發了行駛里程可等同于汽油汽車,甚至可超過1000公里的新一代電動汽車用蓄電池;馬自達開發了可以使電池容量增加近兩倍的電極材料;NEC研發了具有20年使用壽命的住宅用蓄電池技術。此外,蓄電池也將在智能電網中為實現電力穩定供給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日本各大企業都期望在不斷擴大的蓄電池市場上掌控主導權。
豐田與東京工業大學、日本高級能源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生產出一款采用新化合物的新一代蓄電池。該電池不亞于電動汽車內的鋰離子電池,可以在汽車加速時提供必要的高電流,相當于以往同類蓄電池的4~5倍。由于該電池是非采用易燃液體的“全固體電池”,因此電池中無需配備防燃材料,從而實現結構的簡化,降低了成本。
據稱,該電池易于加工成片狀,從而同等容積下的蓄電量可增加許多倍。目前小型電動汽車連續行駛里程一般約200公里,這款電池有可能延長連續行駛里程至1000公里左右。在用于住宅時,便于實現小型化。該電池有望在2015~2020年商業化生產。
日本新能源產業的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去年發布的蓄電池技術開發路線圖中要求,2020年電動汽車新一代蓄電池的同等容量下其成本應控制在目前的1/5~1/10。豐田等企業正是參照這一要求,推進了全固體電池的低成本研發。
馬自達與廣島大學開發了可以將容量增加1.8倍的電極材料。該材料采用了直徑幾百納米的球狀碳素分子,在同等容量下,重量降低一半,預計用于電動汽車內時可使其連續行駛里程提高兩倍多。馬自達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該電極材料的商業化生產。
NEC開發的鋰離子電池在電極中采用了成本僅為傳統使用的“鈷”的1/20左右的“錳”,并調整了電解液的成分,不易發熱,實現了可反復充放電2萬多次。
在電費較低的深夜時段儲存電力,供白天利用。這一用電方式將在2013年內完全實現。當前電池一般可用7~8年,NEC計劃5年后實現技術的商業轉化,將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延長到20年。
蓄電池不僅僅適用于電動汽車,日本產業界還計劃將其用途擴大到智能電網、智能家居領域。日本IBM正在和仙臺市推進生態城計劃,富士通也向福島縣提交了智能城市計劃。為了儲備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電力,實現穩定供給,就必須要有大容量的大型蓄電池。
索尼、東芝致力于將手機等的蓄電池所采用的鋰離子電池大型化,但是尚存在容易發熱等問題。同時,它們還在研發用于輸電網的大容量電池。
根據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家庭、智能電網、汽車鋰離子電池的需求快速增多,2015年度日本蓄電池市場有望從2010年度的260億日元擴大至1.5萬億日元。其中,計算機、手機電池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萬億日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