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上半年中國國民經濟強勢復蘇,以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產業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房地產、金融和泛消費等傳統產業也表現出不俗業績。
據中國證券報8月31日報道,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強勢復蘇,其中,以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產業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國家政策及市場需求的拉動下,取得快速發展,上半年業績表現靚麗。而受益于經濟刺激計劃的后續效應,以房地產、金融和泛消費為代表的傳統產業也表現出不俗的業績。業內人士指出,新興產業是未來產業發展方向,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金融和消費類行業在人口紅利等因素的影響下有望持續增長;而深處調控之中的房地產,在經歷調整陣痛后,將步入理性增長的軌道。
新能源汽車 一路高歌
受制于石油資源和環保的雙重壓力,新能源汽車成為各國爭相發展的重點。
據Wind統計,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25家新能源汽車概念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773.6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90.08%;由于業務毛利率相對較高,又有傳統業務產銷兩旺相助,今年上半年這25家公司的凈利潤達到177.93億元,同比增幅為245.93%,遠遠領先于A股上市公司整體的業績增幅。
數據顯示,這25家公司今年上半年無一虧損,業績增長是主流,僅有兩家公司業績出現下滑,二者均是與新能源電機相關的公司,其余業績都是增長。
整車企業中,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業績漲幅均是不俗,如中國汽車業龍頭公司上海汽車,今年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達58.70億元,同比增長了306%。而目前階段,受制于電池技術及基礎設施等因素,運營線路較為固定、充電時間較為便利的新能源客車成為優先受益的對象,銷量不斷增大的同時,業績也在水漲船高。如新能源客車的龍頭福田汽車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11.17億元,同比增長了154%,每股收益達到1.252元。
對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和潛力。2010年混合動力汽車開始小批量供貨,2012年以后進入快速增長期。而純電動汽車將在2012年開始小批量供貨,2015年以后進入快速增長期(市場研究機構和我國政府目標是2015年純電動汽車應用達50萬輛以上)。燃料電池汽車會在2015年開始小批量供貨,2020年其后進入快速增長期。
雙“新”產業 業績有待發力
目前,新能源與新材料受到了國家諸多政策的垂青,成為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這些行業中,上市公司在太陽能領域的參與較多,且今年上半年均取得了較好的業績。據Wind統計,已公布中報的46家涉及太陽能的上市公司,上半年共實現營業總收入589.16億元,同比增長36.18%,但凈利潤增幅卻達到71.88%。
除太陽能外,近期鋰電池等新材料概念股無疑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觸“鋰”騰飛的神話一直在演繹,但從目前公布的半年報看,業績尚沒有顯現。
據Wind統計的31家鋰電池概念股今年上半年雖然營業總收入增長30%,但凈利潤增幅僅為4.08%,遠遠跑輸整體業績走勢。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目前盈利尚未體現,但行業前景卻十分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