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成功降低非晶硅型太陽能電池的光劣化現象
來源:技術在線 日期:2010-7-9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宣布,該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地大幅減低了非晶硅型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的光劣化現象.即使針對以前轉換效率在制造完成后為10%、穩定后降至7%左右的情況,也可將穩定后的數值維持在9%。
這一結果是該大學電機工程系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專業(Facult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的學生Gijs van Elzakker在博士論文中發布的。非晶硅型太陽能電池此前一直存在Staebler-Wronski效應現象,當被強光照射時轉換效率會大幅下降。
Elzakker發現,當以硅烷(SiH4)和氫氣的混合氣體為基礎形成非晶硅層時,通過控制氫氣的濃度,可以大幅減輕上述光劣化問題。
該項技術已被用于德國太陽能電池廠商Inventux Technologies AG的生產線中。Elzakker已決定到該公司工作。
上一篇: 高效光伏發電---2010年十大尖端科技
下一篇: 瑞士太陽能飛機成功飛行26小時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文章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