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黄网站欧美内射

您當前位置:首頁>資訊頻道> 名人名企>電池名企>正文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發展探秘
來源:湖南日報 日期:2010-7-29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世界光伏看中國,中國光伏裝備在湖南!”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簡稱“48所”),這句響亮口號的提出者,用5年時間將口號化為現實,用3年時間使湖南從全國光伏產業為零的五個省份之一,一躍成為全國最重要的光伏產業基地之一。

作為湖南光伏產業的領跑者,48所的成長速度代表著湖南光伏產業的發展速度。

自2005年投身光伏產業以來,其總收入從1.7億元上升到2009年的15億余元,2010年有望突破40億元!

國際著名的SEMI協會授予其“快速成長企業獎”、“最受關注本土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公司”稱號,榮膺2009湖南100強企業、2009年湖南電子信息制造業20強榜首。

高速成長的秘訣何在?讓我們走進輝煌成就的背后,一探究竟。

觀念一新天地闊

新的時代,必然要求觀念的同步更新。落后于發展大勢,企業很有可能棋“慢”一著,滿盤皆輸。

成立于1964年的48所,是我國主要以集成電路、太陽能光伏、新型儲能材料和特種傳感器等技術為主的軍工骨干科研院所,此前一直從事軍用產品的專項生產。然而隨著社會發展,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48所陷入服務領域窄、發展后勁不足的被動局面。

如何擺脫困境?所長唐景庭認為:“變則通,主動變者則強”。2005年,唐景庭為首的新一屆所領導班子帶領全所職工主動出擊,撥開迷霧看形勢,從中央的利好政策中敏銳地捕捉到市場先機,潛心謀劃新的發展戰略。

他們首先確定了“軍品為本,民品興業,面向市場,共同發展”的基本思路,實行觀念和發展思路的“三大轉變”:“研究所發展模式”向“現代企業發展模式”轉變;技術和裝備研制突出以自我發展為中心,從“我為他用”向“他為我用”轉變;從關注單一的國內市場為主向國內外兩大市場同時并舉轉變。

在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轉變方式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電子專用制造裝備可帶動的下游產品制造業的產值規模可達40至60倍。

“技術我們有,為什么不能打造自己的光伏產業鏈呢?”說起48所的技術實力,唐景庭所長非常驕傲。

發展國際一流技術,實現光伏裝備和光伏產品兩大產業互相促進。基于這種認識,48所一邊“走出去”,有目的地派出相關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到國際知名裝備制造企業學習考察;一邊“引進來”,重金請國內外知名專家進行指導和技術培訓,與清華大學、上海交大、中山大學等知名大學聯合組建攻關隊,對核心技術進行攻關,并與國際國內知名光伏企業建立起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實現優勢互補。

觀念和思路的更新使48所走向打通除硅礦石提純以外整條太陽能電池產業鏈的光明之路,開拓出一片廣闊的天地。

“央企對接”送東風

尋找央企對接的歷史脈絡,起點正在湖南。央企強大的人才和技術優勢,加上省市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央企對接”為央企自身發展和地方經濟提速找到完美的契合點。

2007年,48所的主管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率先與湖南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啟動產業對接。

48所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緊密結合湖南在硅礦石、裝備制造、生產工藝、人才、勞動力等方面的優勢,大力發展湖南光伏產業的設想。得到了時任省信息產業廳廳長賀仁雨的大力支持。

7月23日,時任省委副書記、省長周強在考察48所后,認為光伏產業有巨大潛力,新能源的發展十分符合湖南新型戰略產業的發展需求,現場辦公,做出重要批示。

太陽能光伏產業鏈集群被列為省重點發展的四大信息產業集群之首,同時在省委省政府的倡導下,成立了由48所牽頭的湖南光伏產業聯盟。

2008年8月48所竣工投產的首期100MW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項目,創造了中國光伏發展史上建設周期最短、線上設備國產化率最高、產品質量最優、最少的資金投入、最精干的自有隊伍五大奇跡。

奇跡的背后是省市各級部門的無私支持:省級各有關部門以新型工業化引導資金跟蹤支持48所項目,設立專項基金,提供項目相關服務;長沙市政府支持48所的“兩路一基地”建設,包括新開鋪路、黑石路和83畝地的騰地;長沙高新區專門規劃了一個光伏產業基地。

“政府的大力支持為我們送來了東風!”有了政策和資金支持的48所得以甩開膀子,一心一意謀發展。他們投入巨資建設了 “一所三園”,即48所本部及旗下的北京中科信電子裝備有限公司通州科技園區、湖南紅太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天心環保科技園區和湖南紅太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麓谷科技園區,并建設了國內最大的年產1000臺(套)光伏裝備的總裝廠房、光伏裝備升級換代及新產品研發的實驗平臺、光伏產業鏈整線交鑰匙工程示范平臺和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大規模生產驗證平臺。湖南光伏企業也在其帶動下,由最初的“小貓兩三只”,達到如今的近40家。

今年4月和7月,省委書記周強再次來到48所考察。“周強書記來一次,我們的產值就翻一番!” 唐景庭所長笑言。

目前48所在建的“湖南太陽能光伏產業鏈”項目被列入省雙百工程,牽頭實施了湖南省3000MW垂直一體化光伏產業鏈行動計劃。唐景庭所長驕傲地告訴我們:“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創年產值100億元,并帶動湖南上下游企業創年產值1000億元!”

“中國裝備”映朝陽

“用自己的裝備,創造中國光伏產業的奇跡!”五年來,48所始終堅持跨入光伏行業時定下的目標。

早在2001年,隨著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迅速崛起,48所在多年研發半導體集成電路關鍵工藝裝備和電子工業窯爐等高溫裝備的基礎上,就開始研發太陽能光伏產業所需關鍵工藝裝備,先后成功開發了單晶爐、鑄錠爐、清洗機、擴散爐、刻蝕機、PECVD、高低溫燒結爐等光伏設備,一躍成為支撐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太陽能電池制造裝備龍頭供應商。

48所的優異表現是中國光伏產業的一個縮影:到2009年,中國已連續3年成為全球太陽能電池第一生產大國,生產廠家數量位列全球第一,2009年排名進入全球前10位的就有5家之多。然而在作為光伏產業發展根基的光伏裝備制造方面,到2009年沒有一家中國制造商能進入全球十強。

“光伏產業關系到國家未來能源經濟的命脈,太陽能光伏裝備的國產化非常重要!”唐景庭所長認為,如果光伏裝備業能得到快速發展,就能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否則就會像國內集成電路等其他很多產業一樣受制于人。

不再受制于人!在這種信念的推動下,48所人開始了艱苦的努力。創業初期,全所員工拿著并不高的工資,每天工作12小時為自己的光榮和夢想奮力拼搏。

2006年,在國家“高性能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生產成套技術研究”項目的支持下,48所建成了以自己的裝備為主的一條25MW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示范線,研究出一套適合國產裝備的工藝技術,取得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成為國內唯一具備用自己的裝備承接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交鑰匙”工程的科研單位。

“跟買車一樣,鑰匙給你就能開!”唐景庭所長介紹,“交鑰匙”工程不僅使國內企業擺脫了國外生產模式的約束,更重要的是為國內企業解決了技術、人才和經驗等方面的問題,縮短了他們進入光伏行業的時間。因此該工程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國內大量光伏企業的好評。

48所自己也從中嘗到了甜頭: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90%依靠出口的光伏電池產業大受打擊,而48所通過承攬“交鑰匙”工程,積極與多家客戶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渡過了難關。2010年,隨著光伏市場的回暖和光伏應用技術的快速發展,海外訂單紛至沓來。“第一季度的訂單就達到了前3年的總和!”僅設備銷售今年將超10億元,成為國內第一家躋身全球十強的光伏裝備制造商已無懸念。

今年3月,“用自己的裝備創造中國光伏產業奇跡”理念又結出新的果實:48所所屬湖南紅太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打破其他顏色轉換效率不如藍色高的技術限制,成功研制出平均轉換效率達17.5%的棕色、金褐色、紅色、灰藍色、黃色、藍綠色等高效彩色太陽能電池。這種電池在保證品質的同時,能與建筑外觀完美融合,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良好的成長使48所的發展目標實現了“世界光伏看中國,中國光伏裝備在湖南”向“世界光伏看中國,中國光伏看湖南”的戰略轉變,新一輪的高速發展也將繼續。

上一篇: 超威將開發新型超級電容器 下一篇:  熱烈祝賀《賽耐克•贏》外刊雜志誕生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評論表單加載中...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