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江蘇省備受關注的電動自行車下鄉終于有了實質性進展。日前,中標江蘇電動自行車下鄉的52家企業與省商務廳簽約,繳納了保證金,這意味著消費者不久就能領到補貼了。
電動自行車下鄉,業界和消費者期盼多時。江蘇省商務廳市場體系建設處副處長卞益斌介紹,簽約結束后,還需完善銷售網點備案、操作培訓、領取國家電動自行車下鄉標示卡、組織生產,這個過程大概到本月底才能結束。屆時,消費者將能領到補貼。
據介紹,此次有52家企業的658款電動自行車入選我省下鄉目錄,其中本土企業28家。記者發現,這些電動車價格在1200元—3500元不等,其中2000元左右車型居多。相比以往的家電下鄉,此次電動自行車的款型更廣泛,受益人群更多,除農民外,國有農、林場職工在戶口所在地購買中標電動自行車同樣可享受補貼。目前,按銷售價格13%給予財政補貼,最高補貼260元,每戶限購2輛。
啟動電動車下鄉,意在拉動消費。江蘇省自行車協會理事長陸金龍分析,下鄉將拉動電動自行車全國增加50萬輛銷售,按每臺均價2000元計算,將增加10億元的銷售額,“江蘇電動自行車產量占全國1/3,此次全國10省市新增電動自行車下鄉,中標產品中均有江蘇企業的身影,10億元的蛋糕蘇企肯定分得大頭。”
巨大的市場,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也是巨大的污染隱患。業內人士指出,電動自行車下鄉,是一件百姓得實惠、企業得市場的好事情。但將好事辦好,要做的事情還不少,電池回收就是重要一環。
目前,電動自行車多選用鉛酸電池和鋰電池,其中鉛酸電池居多。采訪中,兩種意見回響耳邊:電動自行車企業表示鉛酸電池無污染,而從事固體廢物處理的業內人士表示污染很大。事情到底如何?南京凱燕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華明解釋,密封的鉛酸電池確實沒有污染,污染在報廢回收環節,“一旦拆解處置不當,就會對大氣、土壤、水體造成污染”。
蘇州雅迪電動車公司服務總監、技術部部長田凱介紹,在城市,電動車電池一般可使用1—2年,而農村,電動自行車使用更頻繁,電池壽命相應會縮短。可想而知,隨著電動自行車下鄉后,廢舊電池將會越來越多。
廢舊鉛酸電池目前歸向何處?從事廢舊電池回收再利用的江陰春興集團副總裁馬勇剛調查發現:很大一部分被個體戶收購、經銷商以舊換新、少部分流向正規處理廠。“在農村,廢舊電池隨意處置的情況更加嚴重。”馬勇剛說,農村市場面廣量大,不像城市有相對完善的回收網點和渠道,無序處置的情況更多。記者調查發現,廢舊電動車電池收集亂象橫生——一些廢品收購者拆開舊電池將鉛取走,而電池里含鉛極高的酸液則被拋棄,成為新的污染源。有的舊電池回收后,經過翻新又重新上市,不法商人從中獲取不菲利潤。
農村環境本已讓人擔憂,隨著電動自行車大規模下鄉,未來廢舊電池的處置將是一個棘手的課題。省固廢中心負責人陳鋒表示,從目前來看,要將電動自行車電池回收納入監管范圍,經銷商除提交銷售申請、生產企業委托經營協議、相關營業執照及許可證外,還應提交并辦理經銷商與電動自行車、電池生產企業的回收處置協議,并全程監督其履行。這一點,我省在電動車下鄉協議中已做安排,要求中標企業與經銷商和鉛酸蓄電池供應商分別簽訂電池回收協議,鉛酸蓄電池供應商自身需有鉛酸蓄電池回收資質或與有回收資質的企業簽訂回收協議。關鍵是要看能否落實到位。
廢舊電池回收拆解逐漸規范,有望緩解長期以來拆解企業“吃不到”、“吃不飽”的難題,不過效果如何,還需市場檢驗。馬勇剛告訴記者,目前,受電動自行車下鄉推動,江蘇已有5家鉛酸電池生產廠與其簽訂回收協議,這有望增加公司的原料供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