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中國杭州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獲悉,國內首條轉換率高達21.1%的薄膜太陽能電池中試調試成功,這一轉換率是建立在比所有太陽能電池更低成本的基礎上。
“本次中試線調試成功標志著普尼在產業化方面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目前此項目建設有3兆瓦太陽能薄膜電池組件中試生產線,技術采用聚光+薄膜電池方式,生產成本比普通薄膜低得多。”該技術研發公司、普尼太陽能副總經理李學耕介紹。
據悉,與晶硅電池路徑相比,薄膜電池能夠顯著降低成本,從工藝本質、生產流程上要簡單得多,普尼公司電池板的生產成本僅是傳統薄膜電池板的25%左右。
“中國光伏發電的缺點是,產量和安裝量的差別很大。”在高峰論壇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俊峰表示,我國光伏市場一直處于萌芽狀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光伏發電成本太高無法與傳統電力競爭。
就此,與會專家表示,光伏產業的發展不僅需要技術的不斷進步,也亟需商業模式的創新,同時需要各級政府的政策導向和支持。普尼的運營模式是從整個太陽能系統甚至一個區域的太陽能系統構成的高度入手,掌握核心技術,結合豐富的國際先進經驗,并整合產業鏈中的一切必要資源,達到為客戶提供最優化的整體解決方案的目標。這種新的模式將使建造的光伏項目質量不斷提升,有力帶動整個光伏產業的規模發展與技術進步。
“目前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三分之一由電力組成,三分之二是石油,石油用量在不斷增加,而且今后的能源消耗主要在中國和印度,所以我們需要尋求更多更好的可再生能源。”美國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實驗室主任、首席科學家Arthur J. Nozik在論壇上強調。
關于普尼太陽能:
普尼是一家世界領先的提供全套太陽能解決方案的跨國公司,同時在美國和中國運營。其客戶包括致力于低碳發展的城市,對建筑的能源供給有前瞻性規劃的業主,大型太陽能電站開發商,以及軍方等對太陽能有特殊需求的群體。普尼掌握著最前沿的多種太陽能核心技術,擁有在不同國家的多樣化的系統集成經驗,累計達上百兆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