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整個太陽能光熱產業增長近35%,大部分企業從中受益。而2010年以來行業發展速度日趨平緩,大量企業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對此,有關專家預測中國太陽能光熱產業進入了規模化競爭時代,理由有三:一、“用工荒”和“富士康13連跳事件”等,將使太陽能企業的用工成本上漲;二、原材料漲價導致企業的生產成本壓力倍增;三、太陽能產業由“暴利”階段過渡到成長期,利潤空間下滑,導致企業的生存空間壓縮。
2009年,整個太陽能光熱產業增長近35%,大部分企業從中受益。而2010年以來行業發展速度日趨平緩,大量企業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對此,有關專家預測中國太陽能光熱產業進入了規模化競爭時代,理由有三:一、“用工荒”和“富士康13連跳事件”等,將使太陽能企業的用工成本上漲;二、原材料漲價導致企業的生產成本壓力倍增;三、太陽能產業由“暴利”階段過渡到成長期,利潤空間下滑,導致企業的生存空間壓縮。
在這三大因素下,專家們認為太陽能光熱產業必將進入到規模化競爭時代,并以產能來劃分未來三年行業的進入門檻,年產銷50萬-100萬臺才有資格存活,100萬-200萬臺屬于二線企業,而200萬臺以上,才能穩守一線企業地位。
對于以上觀點,江蘇太陽寶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洪增并不認同。首先,中國太陽能光熱產業進入規模化競爭時代的三大理由并不能立足:
中國太陽能企業的用工成本并無上漲
雖說2010年初,中國長三角、珠三角等一些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一度出現了用工荒現象,這里面有社會各方面的原因,但目前的用工荒主要還是區域性和結構性的,勞動力供給格局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據中國社科院稱,2009年中國的就業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實際失業率接近10%,包括新失業的農民工2000萬、待就業新軍1660萬、原來失業者7680萬等,致使2009年中國失業人口總數達1億1340萬。這么龐大的失業大軍是太陽能企業巨大的潛在就業力量。
即使,目前富士康工資底薪已經漲到2000元,但是,據公司主管爆料,富士康內部的管理制度相當嚴厲,光員工處罰條例就多達400條,真正能夠到達員工手中的工資在1200元左右。以此來看,現階段太陽能企業的用工成本還不會出現巨幅上漲。
太陽能原材料漲價呼聲大雨點小
在今年3、4月份的時候,太陽能原材料企業開始對外宣稱原材料漲價,部分企業也確實漲價了。但是,由于目前整個太陽能光熱產業市場發展平緩,很多浙江的企業都已經停產數月,在此現實面前,太陽能原材料不漲反而呈現了下跌趨勢。據悉,僅山東力諾瑞特公司倉庫就有7000-8000噸原材料積壓,由此可見,下半年,太陽能企業的生產成本也不可能出現成倍增長。
太陽能產業的利潤空間仍然巨大
相比較家電企業,太陽能企業由于不要進家電大賣場,減少了大賣場的渠道費用;相比較城市一、二級市場,由于太陽能企業主要扎根在農村三、四級市場,品牌店運營費用也比較低。這些使太陽能產業的利潤率比較高,確保總經銷商利潤率平均在30%~40%左右,分銷商利潤率平均在50%以上,整個行業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其次,田洪增認為,部分專家以產能規模來劃分太陽能陣營的做法是不對的,這必然誤導整個產業以劣質產品沖刺產能規模的局面,從而喪失整體太陽能產業的競爭力。
上海極品策略品牌營銷策劃機構CEO博鋒先生認為,太陽能產業只有做品牌才能存活。
縱觀目前的世界500強,都是品牌企業,以品牌影響力決勝市場。太陽能企業以產能來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終端是行不通,如現今大部分的山寨企業、假冒偽劣產品、義務小商品等,其規模產能可謂壯觀,但這些企業的溢價率極低,在終端沒有競爭力,最終不利于企業的存活。作為中國制造的世界廉價加工廠理念,在21世紀的今天應該被徹底洗腦,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國的太陽能企業必須從廉價、代工、規模的陰影中走出來,向著品牌、高溢價、創新的陽光中奮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