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公司提出分析預測:從2011年到2020年,國家電網智能化建設投資將超過4000億元,可以帶動全社會相關產業的產出15000億元,其中核心技術產業包括新型電器設備3000億元。圍繞變電開發間歇性電源保護監控裝置,僅在“十二五”期間,我國要建設國家智能電網變電站約6000座左右,“十三五”期間規模要達到7000座。這其中有著非常巨大的市場空間。
家庭智能終端改變生活
智能電網到底有多奇妙?拿智能家居來說,它通過電力線寬帶通信或光纖通信技術,在家庭配置智能終端,實現用戶與電網互動,并通過無線通信技術進一步延伸到水表、電表、氣表等觸角,進行數據抄收。人們還可以通過智能插座實現空調、電飯煲等電器的用電數據采集和控制;通過無線主網技術,建立集緊急救助、煙氣泄漏探測儀于一體的家庭應用系統。以后,人們出門后,如果小狗把冰箱的門扒開了,手機上很快就會收到一條短信。如果小偷摸進家門,就更不用說了。
“換電池計劃”換來藍天
作這樣一個比較:燃油車行駛100公里約耗油11升,按照汽油6.6元/升價格,燃料成本約為70元;國內純電動汽車行駛100公里電耗約15度,以電價0.52元/度,燃料成本只要7.5元左右。由此可見,電動汽車使用成本大概是燃油車的1/10。
國家電網正準備醞釀在北京推行“換電池計劃”,對出租車進行改造。出租車駛進換電站,保證5分鐘內一組電池即可換好。推行這種模式后,出租車司機可以每月新增1000元至2000元收入,同時有助節能減排,帶來“藍天白云”。
由桑塔納看電動車未來
電動汽車購置價格高,歸結原因是市場批量小造成。但電動汽車價格走低是一個趨勢,就像當年上海汽車廠生產的桑塔納一樣。20年前,在揚州市區看到一個桑塔納,會拋去多少羨慕的眼光。當時一輛桑塔納的售價在20萬元至30萬元左右。等到生產規模化后,現在一輛桑塔納售價不到10萬元。如果電動汽車續時里程問題隨著電池不斷開發和發展,能得到有效解決,那么它降價大面積走向市場也就不遠了。
拿電池賺錢未來不是夢
將來,電動車電池會成為智能電網的一個儲能設備。經濟頭腦好的人,可以在半夜以低谷電價格為汽車電池充電。一旦進入用電高峰期,他可以把儲存的電能再賣出去。未來,拿電池來賺錢,不是夢想。
對比傳統燃油汽車來講,電動汽車能量管理系統復雜。換句話說,電動汽車什么時候充電,什么時候放電,都必須有能量管理介入。因此,有關充電樁、充電站的建設,以及它的延伸產業,都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