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向左,現實向右。這是客車企業在得到新能源汽車最新消息后心態的寫照。中通客車首席技術專家、新能源客車項目負責人王欽普說,從理論上說,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更具有新能源汽車的特質,中通客車也在進行國家863項目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的開發。目前,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已到了樣車試制、試驗階段。
什么是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王欽普說:“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就是車載電池可以用插頭充電,至少有兩個動力供給系統。目前,使用此技術的車通常為電動和小內燃機混合動力輸出。如不需遠行,只需使用電池電力就足以提供需要的動力。需要遠行時,可啟用小內燃機一邊提供動力一邊為電池充電,增加續駛里程。以前的油電混合動力汽車由于電機和電池所需的功率小,所以在技術上比較好控制。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要求配裝的電池儲備電的能力增強、電機功率增加,電池組能量是原來油電混合動力客車的十幾倍甚至二十幾倍。這樣不但車的重量增加,成本也會提高很多。電池組的增加,還會使車輛的可靠性下降很多。”
黃海客車技術負責人劉鳳君說:“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是在電池串聯的基礎上,加大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儲存容量并有外接電源,考驗的是電池控制技術。”對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的研發,劉鳳君表示,最擔心的是電池技術以及充電問題。汽油消耗完了要加油,電池能量消耗完了就要充電。給汽車加油幾分鐘就可以完成,給電池充電則要幾個小時。一座加油站每天可以給500~1000輛汽車加油,一座充電站能給多少輛車充電還要核算。只有充電問題解決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業化推廣才能進行。
南車時代市場部王建文認為,油電混合動力客車在產業化推廣后,技術正逐漸穩定,總成電機和電池逐步成熟。他說:“如果示范推廣的政策導向轉向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不利于電機和電池技術的發展。政策要有一定的連續性,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應從技術研發上導入,這樣的過渡才會更自然。”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客車企業開發出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在政策的引導下,隨著標準的逐步完善以及充電設施建設,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不久就會問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