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公司首席執行官伊東孝紳稱,本田有意利用中國的技術和豐富的資源在中國研發電動汽車電池。他還表示,如果想讓零排放汽車成為市場主流,還需要在電池技術上取得突破。
伊東孝紳本周二說:“如果有合適的機會,我們希望與中國共同研發電池.”這位本田首席執行官宣布,本田計劃將在華合資企業廣州本田的年產量提高1/3,達到48萬輛。
伊東孝紳說:“在電池技術上需要取得重大突破。”他預測,電動汽車成為市場主流車型還需要10-20年。作為日本第二大汽車制造商,本田近期將把重心放在混合動力汽車和節能汽車上。
本田正在考慮在美國、歐洲和日本市場推出限量電動汽車。
本田與日本GS Yuasa Corp建立了合資公司,合作研發針對混合動力車的鋰離子電池。本田稱,如果需要,兩家公司也會合作生產用于電動汽車的電池。GS Yuasa公司與日本三菱公司也建立了合資企業,已經研發和生產了電動汽車電池。
中國去年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對于全球汽車制造商而言,中國是一個日益重要的戰場。汽車企業正在等待中國政府宣布推動節能汽車發展的政策。
中國汽車市場年銷量已經超過1000萬輛,中國政府對于電動汽車的立場將決定許多汽車企業的新產品推出速度。目前,汽車企業對電動汽車發展還處于觀望狀態。
大眾公司上個月稱,中國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態度將決定該公司的電動車發展計劃。大眾計劃在2018年前,成為電動汽車行業領導者。
電動汽車可能會在中國市場獲得巨大發展。中國媒體曾經在本周一報道,中國政府將在本月底宣布電動車補貼政策,將向每一位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提供高達6萬元的補貼,而向混合動力車買主提高3000元的補貼。
這項政策將對比亞迪等中國本土企業帶來好處。比亞迪公司擁有的電池技術已經吸引了巴菲特和戴姆勒公司的投資和興趣。
本田去年一共在中國賣出大約58萬輛汽車,大約是美國本田總銷量的一半。不過,本田公司稱,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正逐步提高,可能在十年以后成為本田最大的汽車市場。
伊東孝紳預測,未來三到五年美國市場年銷量將達到1500-1600萬輛。分析家預測,美國今年的銷量將達到1100-1250萬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