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都電源)在春暖花開的季節里登陸創業板,借助資本市場這個舞臺,借助新能源、新技術的優勢,南都電源能否如虎添翼,成為創業板中的又一匹“黑馬”?
主營業務亮點突出
南都電源主營業務為化學電源、新能源儲能產品的研究、開發、制造和銷售。其突出的亮點就是公司最為核心的拳頭產品“南都”牌高容量閥控密封蓄電池。閥控密封電池是最新一代技術的鉛酸蓄電池,實現了鉛酸蓄電池行業革命性的技術突破,其主要特點為充放電過程中實現了內部氧氣的循環機制,正極的氧可以順利到達負極與氫復合成水,因此可以實現密封。目前,在市場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有三類電池:鉛酸蓄電池、鋰離子電池及鎳氫電池。鉛酸蓄電池的安全可靠性最高。所以廣泛應用于對容量、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較高的后備、儲能等工業電池領域,其優勢是其它各類電池難以替代的,目前已占據了二次電池市場的75%(功率數)。
目前,南都電源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通信用閥控密封蓄電池專業生產企業之一。公司自成立以來,主營業務及主要產品未曾發生變化。公司于2008 年12 月收購了上海鋰電鋰離子電池經營性資產后,將鋰離子電池業務的相關研發、生產和銷售納入了公司的整體經營體系中。
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鉛酸蓄電池發展到今天,已不再是一個傳統的產業。它的新技術、新工藝、新市場都使它成為現代社會中一個具有相當技術含量的產業。尤其是采用全密封結構的閥控密封電池,只有20余年的發展歷史,是最新一代技術的鉛酸蓄電池,隨著應用領域環保要求的提升,密封型蓄電池日漸成為主流。除主要應用的后備和儲能系統外,在環保型電動汽車中的研究和應用有望成為未來最大的增長點。
閥控密封電池的應用對象均為重要領域和環保型產業,如通信行業、可再生能源系統及電動汽車等,是一種綠色電池產品。隨著各應用領域環保要求的提升,密封型蓄電池已日漸成為主流。在汽車起動、動力機械領域,目前占主要份額的仍然是落后的開口式電池,產品替代升級已是大勢所趨。因此,閥控密封電池的市場前景十分可觀。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今后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閥控密封電池作為儲能電池將具備更大的應用空間。通信用閥控密封蓄電池作為閥控電池的高端產品,用戶對電池的性能有著極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對通信用后備電池提出了高比能量、高可靠性、寬廣的溫度適用范圍,大電流深放電及長壽命等更高的要求,而這些性能與廠家的產品設計能力、工藝路線的優化及生產質量的控制密切相關,新進入者由于沒有技術積累,較難掌握技術與生產上的訣竅,產品很難具備競爭力。 除中國以外,印度、巴西、俄羅斯及歐美等經濟發達國家的通信網絡升級需求強烈,其通信設施投資將保持穩定的增長,還可以擴大存量通信電池的更換市場。此外,4G技術已出現,隨著4G技術走向實用階段,世界各國的通信設施投資將出現新的增長點。
南都電源在太陽能、風能、鐵路、電力系統行業銷售收入逐年增長,公司客戶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通信運營商,華為技術、中興通訊等通信設備集成商及海外客戶。公司于2001年開始進入海外市場,于2003年開始實施海外銷售戰略,目前已取得世界主要國家的產品入網證,獲得了世界各大通信運營商與通信設備集成商的企業認證、產品技術認證與商務認證。2008年公司在印度實現近4000萬美元的銷售收入。此外,歐美等市場的需求增長速度雖較新興市場緩和,但公司憑自身的產品技術優勢、質量優勢與價格優勢成功打入歐美市場,2008年在歐洲與美國實現了近1500萬美元的收入。
強化研發爭取主動
進入21世紀以來,國內企業紛紛進入通信后備電池市場,競爭加劇,行業盈利能力減弱。目前國際上一些大公司如EnerSys、Exide等都在研發新技術、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市場競爭激烈。為了爭取主動,公司于2003年開始加強了技術研發工作,2007年、2008年、2009 年公司研發投入達到3027萬元、5108萬元和5217.10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38%、3.28%和4%。經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公司成功開發出管式膠體電池和聚合物膠體電池,形成了LSA大密、LSE大密、MP中密、Acme中密、GEL2V、GEL12V等在內的18 個系列、190余個品種的產品體系,可以滿足客戶在各種供配電環境、自然條件及操作條件下對后備電源的要求。
2005年,公司推出第四代通信用閥控密封蓄電池,原材料消耗較第三代產品減少近15%。公司非常重視產品工藝開發,陸續開發出新型板柵成型工藝與快速固化等先進工藝,可以有效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公司產品的競爭能力。目前公司擁有省級技術中心,已取得專利47項,其中發明專利12 項,產品研發能力國內領先,可以快速響應客戶的各種特殊需求,實行訂制開發,滿足客戶需要。除此以外,公司還高度重視電源領域前沿性技術領域的研究,在納米膠體電池、純鉛電池、動力汽車電池、超級電容器、磷酸亞鐵鋰鋰電池、燃料電池等方面加強研究,為公司未來長遠發展儲備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