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財政部、商務部、工信部聯合發布了《新增家電下鄉補貼品種實施方案》及確認新增補貼品種等有關問題的通知。電動自行車是本次下鄉產品的最大贏家,共有河北、江蘇、山東、河南、湖北等10省份選擇了電動自行車。記者近日采訪發現,一些業內人士看得更遠。
“家電下鄉政策,為電動自行車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電動自行車下鄉,不僅要把優質的產品送到農村,同時也要把優質的售后服務帶到農村。”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馬中超說。
馬中超認為,當前,廢舊電動車電池的回收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不能讓廢品收購站成了廢舊電池的最終買家,致使個別不法者以極低的價格回收廢舊電池,轉而以舊充新。企業要充分認識到,回收利用廢舊電池刻不容緩。
要將電池回收納入監管范圍
3月16日,家住北京朝陽區的吳女士騎著電動車去買菜,出門沒多久,電池的指示燈就變成了紅色,車速也慢慢降了下來。“充完電才騎兩天,咋又沒電了!”吳女士很郁悶。感覺不對勁的吳女士找到給她換電池的修理店。在檢查了吳女士手中購買電池時的收據后,工作人員承認這塊電池是他們的。在吳女士對電池質量的追問下,工作人員含糊地表示,有些電池報廢后,可以被重新“改造”,然后投入市場出售,這塊電池可能就是這樣的。至于如何“改造”,他們稱不知道。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廢舊電動車電池收集亂象橫生——一些廢品收購者拆開舊電池將鉛取走,而電池里含鉛極高的酸液則被拋棄,成為新的污染源。另外,有的舊電池回收后,經過翻新又重新上市,不法商人從中獲取不菲利潤。同時,由于廢品回收站沒有專業資質,對回收的電池進行隨意處理,處理過程極易造成環境污染。
馬中超表示,從當前形勢來看,要將電動自行車電池回收納入監管范圍,經銷商除了提交銷售申請、生產企業委托經營協議、相關營業執照及許可證外,還應該提交并辦理經銷商與電動自行車、電池生產企業的回收處置協議,并全程監督其履行。
企業完善售后服務體系刻不容緩
電動自行車作為新能源產業,在使用過程中不排放任何廢氣,是真正綠色環保的交通工具?梢哉f,電動自行車產業的發展對于促進節能減排、實現低碳經濟意義重大。
另外,電動自行車更為突出的一個優點是經濟實惠。據測算,一輛電動自行車,每天騎行30公里,電費僅為0.4元錢,加上電池損耗費用,總成本不過0.5元錢;而一輛100cc的摩托車日行駛30公里,消耗燃油成本為4元錢。電動自行車“下鄉”,對于經濟剛剛發展起來的農村市場來說是非常適合的。
按照國家規定,每輛下鄉的電動自行車最高可補貼260元。據中國自行車協會的測算,估計售價在2000元左右的電動自行車將是最大受益車型,從目前市場看,約有70%的車輛在此范圍內。照此推算,電動自行車行業一年將有望增加數億元的市場。但機遇和挑戰并存,電動自行車企業面臨不尋常的發展途徑,也面臨新一輪的洗牌。
按照國家規定,中標企業縣級銷售網點在全省的覆蓋率和銷售渠道一定要普及農村市場。其次,政策還對報修響應時間、備用機等指標做了明確要求。所以,對于企業來說,加強對售后服務隊伍的培訓,提供充足的維修備件,完善售后服務體系是刻不容緩的一件事。
馬中超認為,企業應以鄉鎮為單位,以家電下鄉備案網點為平臺,建設產品下鄉推廣站,全面開展電動自行車下鄉深度宣傳和服務保障工作。
針對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電動自行車良莠不齊,品質、價格相差甚遠,有些品牌的電動自行車電池質量差,續航里程短的狀況,馬中超表示,中國自行車協會將充分依靠和發揮各地、各級協會的作用,精心組織,強化監管,推動大中小各類企業認真研究農村市場并專門針對性地開發適銷的下鄉產品,力求把最好的產品設計用于下鄉產品。同時,要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在規范和監管方面多下功夫,嚴厲打擊借家電下鄉名義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切實把電動自行車下鄉工作抓實抓好,讓農民買得放心、用得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