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動力電池等相關產業也迅速升溫,產業前景令人興奮。然而,目前由于動力電池產業尚處于早期發展階段,而且產業鏈較長,包括關鍵材料、動力電池、關鍵設備、系統集成、示范應用等諸多環節,還存在著研發力量分散、產業化規模較小、商業化模式不成熟、行業技術和產品標準缺乏等問題。近日,北京動力電池產業聯盟的成立,讓業界看到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希望。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我國在環保方面的壓力不斷加大。2009年3月13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倡導推動下,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宣告成立。北汽福田公司積極依托該聯盟和北京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產業基地,大力推進技術改造升級,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北汽福田公司加強與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以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研發和制造單位的合作,在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等新能源客車基礎上,陸續開發出純電動環衛車、純電動多功能車等新能源汽車。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整車生產企業離不開零部件生產企業,零部件生產企業同樣離不開整車生產企業。”北汽福田公司黨委副書記趙景光作為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秘書長,時刻關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每一個動向,他表示,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技術應用和突破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未來健康發展的關鍵,其中電池可謂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源(600405,股吧)泉。
“電池比容量、循環壽命等電化學性能指標直接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性能,同時由于電池及其管理系統的成本一般占整車成本的40%,其成本的高低也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整車價格和市場競爭力。”趙景光介紹說,電池的安全性是首要指標,研發出安全性高、容量大、循環壽命長、成本低的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換句話說,沒有電池技術的根本性突破,就沒有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和商品化。
然而,要開發出適用于車用環境、性能優良的車用動力電池,就需要同時具有動力電池和汽車兩方面的技術背景,目前國內從事車用動力電池研發的企業基本上沒有汽車零部件生產的經驗。同時,由于國家標準的缺失,這些企業對車用動力電池的產品理念、開發流程、 生產工藝設計乃至成本計算的方法均與汽車行業不一致,有的甚至差距很大。因此,如何更好更快地開發車用動力電池,讓業界頗費思量。
產學研用結合組建聯盟
“單純靠一兩家企業、一兩個技術支撐產業發展遠遠不夠,必須靠行業內的企業共同開放心態和技術一起來完成。”3月31日這天,中信國安(000839,股吧)盟固利新能源科技公司總經理王雅和十分高興。因為在北京市科委、中關村(000931,股吧)管委會的大力推動下,由中信國安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北大先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北汽福田、長力聯合、清華大學、中科院理化所等20多家北京市動力電池產業鏈的企業和科研機構積極響應成立了北京動力電池產業聯盟,王雅和身兼聯盟理事長一職。
北京動力電池產業聯盟將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怎樣的改變?王雅和介紹,聯盟的宗旨是以應用為導向、以技術為核心、以產業為主線,依托在北京的優勢企業和科研機構,成立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產業聯盟,通過聯盟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加強成員間的技術合作、信息交流、優勢互補,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通過重大示范應用提升北京動力電池產業聯盟成員的自主創新和產業化能力;通過推動制定動力電池技術和產品標準,進一步引導和規范行業良性發展; 加快技術成果在北京實現產業化,奠定北京在動力電池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其工作目標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示范應用,搭建北京動力電池及相關領域的研發合作平臺,集中聯盟內部各成員單位的群體力量攻關,對接動力電池及相關領域的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持續提升北京動力電池技術水平,保持北京動力電池產業在國內外的競爭優勢(310368,基金吧)。
技術前沿“群雄逐鹿”
有專家指出,新能源汽車研發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動力電池的材料、性能、參數方面,只有電池技術取得進步,新能源汽車才有轉變能源需求的可能。從某種意義上講,未來新能源汽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是動力電池性能的競爭。誰掌握了動力電池的領先技術并將其產業化,誰就會在未來汽車市場占得先機。
磷酸鐵鋰電池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動力電池,磷酸鐵鋰是業界公認的新一代動力或儲能鋰離子電池首選正極材料之一。但由于對設備精度要求高、工藝復雜,磷酸鐵鋰類電池的產業發展一直受制于少數幾家美國公司,國內企業難以實現大規模生產。不過,這種狀況正在被改變。據北大先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隋忠海介紹,北大先行與北京大學合作,從2001年開始磷酸鐵鋰方面的研究,并獲得了國家863計劃和北京市科委的支持。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在2009年解決了磷酸鐵鋰材料改性和規模生產方面的難題,自主設計建成了年產500噸的磷酸鐵鋰生產線,在國內率先實現磷酸鐵鋰的規;a,推動了我國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使得我國在動力電池這一新興領域占據技術和市場先機,有助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
中航長力聯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整合了原北京長力聯合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在鋅空氣電池研究領城的資源優勢,與清華大學成立了國內第一家專業研究鋅空氣電池的研究中心,其目標是與國內國際的鋅空氣電池專家就如何推動鋅空氣電池在電動汽車上的應用展開緊密的合作,為北京市規模化發展電動汽車提供優質可再生能源。該公司總經理周躍民介紹,在長達8年的鋅空氣金屬悠料電池的研發利用中,他們已摸索出這種電池在新能源汽車上應用的經驗,正在與中航國際(香港)集團公司展開合作,擬在八達嶺新能源產業基地購地150畝,打造一條年供2000輛新能源汽車用的電池生產線,以及世界上第一條利用鋅空氣金屬燃料電池作為儲能的還原站,調節因風能發電、太陽能發電并網給國家電網造成的不穩定。
“在動力電池技術方面,我們還有很多功課要做。”畢業于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的北京美髯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榮輝戲稱自己是新能源汽車的“超級發燒友”。多年前他在國外購買了一輛純電動汽車,但在一次小小的交通事故后,他為了修車門花了當初買車一半的錢,而且由于電動汽車維修必須面對高電壓問題,需要去專門的維修店修理,非常不便。朱榮輝表示,動力電池在充電過程中的高壓電火花十分危險,這給電動汽車的普及帶來難點。另外,一些技術難題還有待攻關,例如鋅空氣電池盡管具有放電電壓穩定、沒有污染等特點,但工作時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用于清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濾清、通風等,此外還需要限制放電電壓。
王雅和坦言,這些問題都是下一步北京動力電池產業聯盟成員著力解決的重點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