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ford大學驗證了高能效新的納米硫化鋰/硅電池
來源: 國際新能源網 日期:2010-3-1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美國Stanford大學研究人員于2010年2月27日宣布,驗證了高能效新的納米結構硫化鋰/硅可充電電池體系。
以Stanford大學Yi Cui為首的研究人員驗證了無鋰金屬電池概念,這種新的納米硫化鋰/硅電池由硫化鋰(Li2S)/大孔碳復合材料陰極和硅(Si)納米線陽極組成,具有高的單位能量。
新電池的理論單位能量為1,550 Wh kg-1,是現在基于LiCoO2陰極和石墨陽極鋰離子電池(~410 Wh kg-1)約4倍。研究團隊基于該活性電極材料已通過實驗達到初始放電單位能量630 Wh kg-1。
兩個電極的納米結構設計克服了在鋰離子電池中與使用硫化物和硅有關的問題,包括差的導電性、結構的重大變化和體積過大。新電池的開發成果已在美國化學學會雜志《Nano Letters》上發表。
大量的研究是開發硅作為陽極材料,由于其有高的理論充電能力(4,200 mAh g-1:比石墨電極高出10倍多,和比各種氮化物和氧化物也高出許多),并有低的放電勢。
(編輯全球電池網)
上一篇: 無機納米粒子太陽能電池技術獲突破
下一篇: 帝斯曼太陽能防反射涂層系統提高轉換效率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文章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