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海馬汽車達成供應動力電池的協議;新上200萬輛鋰電電動車項目;與重慶力帆汽車簽約供應動力電池;生產出屬于金龍自己的電動汽車樣品……新鄉出品的世界銅管大王——金龍集團正在加速打造一個龐大的鋰電帝國。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更是一個回報豐厚的產業鏈條,按金龍集團董事長李長杰的說法:“3~5年時間,金龍集團鋰電電動車、動力電池和電動汽車的總產值將達到500億元的規模,將遠遠超過銅管的產值。”
上馬國內最大鋰電電動車項目
繼2009年在蘇州生產出自己的第一輛鋰電電動車后,現在,金龍殺回了河南——于1月底在原陽啟動了年產200萬輛的鋰電電動車項目
1月21日上午,金龍集團召開董事會決定:繼在蘇州的鋰電電動車項目投產后,在新鄉原陽冷凍生產基地再建一個鋰電電動車生產線,總投資1.5億元,年產量將達到200萬輛。這一項目將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鋰電電動車項目。
本來按照金龍的規劃,到2011年才擴大鋰電電動車的生產規模,但最近一段時間,鋰電電動車市場行情特別好,特別是在長三角地區,“那里的消費者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我們生產的電動車根本不夠賣,所以提前擴容增產了”。金龍集團下屬公司蘇州龍躍總工程師殷永煌說。
1月21日下午,金龍集團負責鋰電研究開發的總工程師王世魁和殷永煌一起驅車來到距離新鄉40多公里的金龍集團原陽冷凍生產基地,考察選址。“這里基礎設施已經完善,有生產車間,只要安裝設備,預計到今年秋天,生產線就可以建成,就可以達到年產200萬輛的規模。”王世魁說。“我們的目標是,到2015年項目全面建成并完成集團全國戰略布局,達到年產500萬輛的車輛生產及營運規模,成為國內最大的電動自行車生產商。”李長杰表示。
向汽車巨頭供應動力電池
金龍集團除了向海馬、力帆提供汽車動力電池外,與鄭州日產、宇通也已建立了聯系。
1月25日,金龍集團副總經理冀學峰一行來到重慶力帆,拜會了力帆的高層。雙方就金龍集團向力帆集團提供動力電池達成初步意向,雖然內容暫時保密,但他透露:“已經定了,馬上就要簽訂協議了。”
而在1月下旬,金龍已與海馬簽訂了合作協議。“今后,海馬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都由我們提供,這個數量是相當可觀的。”王世魁對此合作表現得相當滿意,“目前,公司和海馬的結合,更傾向于公務用車的運行,通過試運行的方式發現問題,找出不足之處,然后解決問題,最終走向產業化。”
“對我們來說,能為海馬和力帆提供動力電池,將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一個廣闊的空間。”王世魁說。
金龍集團河南鋰動電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程驥介紹,除了和海馬、重慶力帆的合作外,他們和鄭州日產、宇通等企業也都建立了合作關系。
自己也要生產電動汽車了
生產電動車,僅僅是金龍觸電路上的初級階段,李長杰有著更為宏大的目標——生產電動商務汽車,目前樣車已經生產出來了
2009年9月1日,金龍集團與臺灣必翔公司聯合,共同投資建設年產30萬輛動力汽車及動力電池項目,聯手致力于動力汽車及動力電池的研發、生產。項目占地2000畝,落戶新鄉國家化學與物理產業園,2010年開工,2012年全面投產,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00億元。
雖然李長杰表示,電動汽車正式面向市場,還需要幾年的時間,但實際上,金龍集團已經在江蘇太倉生產出了鋰電電動汽車的樣車,不僅有牽引車、卡丁車、觀光車、巡邏車,還有適合家庭居民用的轎車,這些電動汽車,采用的都是金龍集團自己生產的鋰電池。
在記者的印象里,現在很多機場、火車站采用的都是電動牽引車。“那些牽引車采用的都是普通的鉛酸電池,速度只有每小時20公里,而且電池不耐用,還污染環境。我們生產的各種牽引車由于采用了自己的鋰電池,時速可以達80公里以上,非常適合部隊、機場、火車站使用。解放軍總裝備部已經來看過樣車了,非常感興趣,愿意和我們合作,他們這一塊的市場是很大的。”殷永煌說。
據介紹,目前生產出來的家庭用電動汽車樣品有兩種:吉普車樣式、商務車樣式。“我們將參加今年秋季上海的車博會,讓大家評頭論足提意見,F在,正在向國家申請生產許可證。”殷永煌表示,“快的話,批下來到明年了。”
回報豐厚吸引金龍觸電
一向以精密銅管面貌示人的金龍集團,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鋰動車輛。由鋰電電動車到鋰電商務汽車,金龍集團為自己的未來謀劃了又一條全新之路
金龍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精密銅管生產廠家,產品在國內一級市場占有率達60%以上,占全球市場份額的六分之一。作為銅管行業的老大,金龍緣何進入鋰電行業?“雖然2009年我們在銅管方面的產值已達100多億元,但加工業的利潤比較低。新能源則不同了,2009年僅鋰電池的利潤就達7000多萬元,比得上我們造多少銅管。”說到進軍鋰電池,李長杰興奮不已。“今后,新能源將成為我們的另一支柱產業。3~5年時間,鋰電電動車、動力電池和電動汽車的總產值將達到500億元的規模,將遠遠超過銅管的產值”。“鋰電池中的隔膜材料過去全部依靠進口,如今金龍集團自主研發的替代產品產量已經占到國內市場份額的一定比例,成為公司新的盈利點。”程驥介紹,2008年4月份,新鄉市政府特批了200畝地,集團在新鄉國家化學與物理產業園區內建起了新鄉中科科技有限公司,致力鋰電池、動力型電池、3V鋰電池、新能源及相關材料的研究和產業化。“我們現在是國內最大的鋰電動力生產廠家。”
正如李長杰所言,支撐金龍集團從空調銅管業向新能源產業大跨度延伸的,是金龍集團已掌握鋰電池隔膜知識產權,為我國獨家獲得該項技術知識產權的企業。令李長杰自豪的是,現在金龍集團制造的動力電池所需要的隔膜材料已占國內半壁江山,在鋰電行業具備了較大的影響力和技術發展優勢。
河南正打造電動汽車大省
在金龍集團發力電動汽車的背后,是河南省的政策傾斜。在政策的指引下,不少廠家都在上馬電動汽車項目
2009年11月,我省出臺了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近期行動計劃,打算從擴大鄭州公交混合動力示范線路、支持新鄉商業示范運營、推動公共區域示范運營等10個領域來發展電動汽車。為扶持電動汽車業發展,我省已撥付了5000萬元的資金,并已經到位。今年,我省還將撥付一筆資金用于扶持電動汽車發展,這筆資金的數額目前的計劃是1億元。此外,我省企業或個人購買電動汽車還可申請補貼。
在政策的刺激下,不僅金龍,其他公司也相繼進入了電動汽車的研發和生產。
據河南省電動車輛工程協會提供的信息,鄭州宇通客車在整車和動力系統方面技術比較成熟,其研發的純電動和混合動力公交車覆蓋了10~12米數種車型。
鄭州日產汽車目前已改裝了一批帕拉丁汽車,搭載336V、100AH鋰電池,采用杭州萬向的電源管理系統,作為國家電網的服務車。近期有意將銳騏、奧丁兩款車改裝成為電動出租車型。
中航工業集團鄭飛電動汽車現擁有電機和控制器兩項核心技術,目前所產的100余輛微轎已進行了多月的路試,并且拿到了鄭州車管所的上牌資格。
少林汽車已經開發出三種車型,今年初步計劃產量2000臺,逐步發展到5000臺。
中國一拖的電動汽車計劃,也正處于前期籌備中……
1月24日,省政府牽頭成立了河南電動汽車產業聯盟。會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楊盛道說,河南將在鄭州依托4大整車公司(海馬、宇通、日產、少林)打造電動汽車整車生產基地,在新鄉依托5大電池廠家(金龍、環宇集團、中航鋰電等)打造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基地。最終實現“河南裝備 裝備河南”的目標。在突破技術瓶頸后,中原大地上跑著的將都是河南造電動汽車。
(編輯全球電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