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黄网站欧美内射

全球電池網 | 供應 | 求購 | 企業 | 招商 | 資訊 | 展會 | 人才 | 電池論壇 | 電池品牌 | 采購中心 | 產品大全
E電通服務 建議
資訊
登錄 注冊會員
您當前位置:首頁>資訊頻道>行業新聞>正文
11月我國多晶硅進口創歷史紀錄
來源:上海證券報 日期:2010-12-31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海關數據顯示,11月我國多晶硅進口創歷史紀錄

海關總署最新披露的11月多晶硅進口部分數據顯示:11月我國進口多晶硅量為6153噸,創歷史新紀錄,同比增長159.8%,環比增長45%。而前11個月累計進口的量已高達41898噸,這個數字與今年國內多晶硅的產量大致相當。

業內人士指出,這意味著我國對多晶硅的需求仍然很大,而國內產能顯然供不應求。

多晶硅月均進口超3000噸

數據顯示,韓國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多晶硅進口渠道,其次為美國2570噸,德國883.2噸、日本478.5噸、我國臺灣地區236.8 噸、挪威157.8噸以及意大利135噸。據悉,這是由于韓國OCI等多晶硅大廠近年大幅擴產,且運費較歐美更低,因此獲得更多我國企業的青睞。

縱觀整個2010年,我國的多晶硅進口月均超過3000噸,且呈逐月上升趨勢。業內認為,這一幕的出現主要和以下幾個因素有關:產能擴產導致需求增大,我國本土多晶硅產能尚未完全釋放,國外多晶硅質量及成本優勢比較明顯。

進入下半年,我國光伏企業普遍加速擴張。有數據表明:2010年我國晶硅電池產能可超過7GW,而2009年的產能僅為4GW,這使得多晶硅需求增長更為明顯。加上明年的市場訂單依舊旺盛,不少企業已開始提前儲備硅料,由此進一步刺激了多晶硅進口。

相比之下,國內多晶硅廠商在經歷了2009年的瘋狂擴張后,真正能投入量產并達產的并不多。雖然有很多項目仍在建設中,預計未來兩年會陸續釋放產能,但短期內顯然無法滿足需求。

更雪上加霜的是,去年下半年,多晶硅被劃入“兩高”和產能過剩之列,相關項目審批也遭突然收緊。這使得國內多晶硅企業的投產速度明顯放慢。

“目前,國內多晶硅廠已現兩極分化:少數企業在產能、生產成本和品質方面已可與國際巨頭一較高下,而大多數企業仍有較大差距。”一位行業人士對記者說。

他指出,因海外多晶硅巨頭擴產迅猛,其單位生產成本普遍控制在30美元左右,且純度更高,這導致很多國內光伏企業更偏向于進口多晶硅。

多晶硅上下游企業迎良機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去年有關方面對多晶硅產能過剩的判斷值得商榷。上海交大著名光伏專家崔容強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市場還沒起來,怎么能斷言過剩?況且這一斷言是建立在一些計劃產能基礎之上的,而這些計劃很多都沒有形成真正的產能。此外,還有很多企業都號稱要上馬的產能,其實都沒有達到。”

“高純多晶硅如今已是現代可再生能源和信息業的基礎原材料。對多晶硅技術和供應的掌握能力將成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之一,為此應大力發展。”阿特斯陽光電力董事長瞿曉鏵對本報記者說。

分析人士指出,海關數據已證明國內多晶硅仍存在較大缺口,未來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這對產能技術有優勢的多晶硅廠及設備、輔料企業都會帶來促動。

目前,國內參股多晶硅制造的企業包括天威保變、樂山電力,涉及制造多晶硅鑄錠爐和單晶爐的上市公司包括精功科技、天龍光電,輔料企業包括新大新材、奧克股份等。

上一篇: 西班牙將再次削減太陽能發電補貼 下一篇:  總投資5億美元太陽能電池項目落戶江蘇南通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評論表單加載中...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