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09年,在全球經濟危機的陰霾中,國際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清潔能源、低碳經濟、氣候大會等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流行語。2009年世界新能源產業界究竟發生了哪些大事,哪些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為此,國際新能源網特別推出以下十件國際新能源產業大事件,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觀察總結著一年來整個世界在新能源能源領域邁出的重要步伐,同時也有助于我們審視未來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方向。
一、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會議揭開低碳經濟投資大幕
摘要:目前,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低碳經濟是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哥本哈根會議揭開了發展低碳經濟的宏偉序幕。許多國家公布了其碳減排目標,我國政府也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減少40%至45%,發展低碳經濟的路線圖已初現端倪。
二、中國正使清潔能源加速成世界第三大產業
摘要: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十一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發布的報告預測,中國快速增長的份額正在促進清潔能源技術成為世界第三大產業。從單位GDP衡量,走在風能和絕熱保溫領域前沿的丹麥和生物乙醇巨頭巴西名列前茅,德國則名列第三。中國在清潔能源相關的凈銷售額排名全球第四,按單位GDP衡量排名第六。
三、中美計劃聯合“掌管”清潔能源技術市場
摘要:在為期3天的2009年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上(2009年大連夏季達沃斯年會),中美兩國就“掌管”全球清潔能源技術市場達成協議。根據這一計劃,兩國提供的資金將用于擴大中國的太陽能、風能、碳捕捉技術以及智能電網市場。現在,這份計劃唯一的障礙就是兩國在清潔能源技術方面日益增長的貿易摩擦。
四、國際能源組織稱發展清潔能源技術需10萬億美元
摘要:國際能源組織建議在2020年之前將大多數投資用于提高能源利用率、發展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能源。在未來10年,應當投資更多的錢用于發展核能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尤其是減少燃煤排放。該組織計劃到2030年實現33%的能源來自于可再生能源,如核能,這將意味著每年新建18座核電站和17000個風力發電站,全球范圍內將近60%的車輛應當實現混合燃料或電力驅動。
五、2009年美國太陽能電池板需求增長
摘要:從經濟上來說2009年可能是艱難的一年,但美國的電網連接的太陽能電力需求在2009年將達到至少440兆瓦,高于2008年的320兆瓦,根據GTM研究。
六、9個歐盟國家建立海上風電電網
摘要:9個歐洲國家周一承諾在北部和愛爾蘭海洋的風電站之間建立更多連接,這將有助于他們提高可再生能源產出。來自英國,德國,法國,荷蘭,瑞典,丹麥,比利時,愛爾蘭和盧森堡的能源部長們承諾將開發一個新的海上電網,將海上風機產生的電力連接起來。
七、奧巴馬訪華催熱新能源革命
摘要:新能源革命為我們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徑,F在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從認識上、行動上、政策上認真把握,將影響中國汽車產業的未來。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消費國。無論新能源汽車未來的前景如何,我們都要做好準備,迎接挑戰,把能源效率、安全和消費者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與此同時保護環境,有責任地使用地球上有限的資源,通過新能源汽車開發,搶占未來汽車產業制高點,真正實現造福中國和世界人民的“跨越式”發展。
八.希臘發布可再生能源新的刺激計劃
摘要:希臘新政府于2009年11月頒布刺激可再生能源生產的新法律,并推動能力超過7000MW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希臘缺少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儲藏,現依賴于很骯臟的褐煤以滿足能源需求。而希臘將繼續反對建設核電,為此期望發展可再生能源,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
九、美國撥款24億美元研發電動汽車
摘要:美國總統奧巴馬5日宣布從787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中撥款24億美元補貼新型電動汽車及其電池、零部件的研發。美國政府此舉旨在提升美國汽車制造商在國內電動車行業的地位,并創造新的綠色崗位,減輕就業壓力。
十、風電產業潛力巨大已成為丹麥的新能源生力軍
摘要:位于北歐的丹麥一直致力于建立一個擺脫石油依賴、以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為主要“生命線”的國家,對石油依賴度并不算高。在丹麥的新能源結構中,風力發電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丹麥企業也十分重視風電產業的高科技研發及市場調研,出現了維斯塔斯(VESTAS)這樣的全球風電龍頭企業。
(編輯全球電池網)
